我和更桑的雅鲁藏布大瀑布
我和更桑的雅鲁藏布大瀑布
·税晓洁
世界最高大河雅鲁藏布江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是一个罕见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长504.6公里,最深6009米,核心地段最大坡降千分之75.35。1994年取代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被确认为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1998年秋,中国国务院正式命名她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纪末,这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支探险队进入位于藏东南的这片“人类最后的秘境”,试图撩开她神秘的面纱。
上一个虎年曾漂流过长江的“雅漂”队长杨勇告诉我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比长江虎跳峡凶险千倍。我们“98中国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历尽艰险从喜马拉雅山西端的雅鲁藏布江源头杰马央宗冰川漂到这里时,遵照有关部门的指示,停止漂流,改为徒步穿越,在里面走了一个多月。
阴差阳错,最艰险的徒步大峡谷腹地的近一个月,我和藏族民工更桑独行。
我俩走在一支“国家队”二分队的前面穿越了“无人区”,看了一分队“发现”的一处瀑布,快出来时,又去看了“国家队”三分队“发现”的另一处瀑布。
两处“新发现”的大瀑布使我们在大峡谷中多走近二十天,这使最后一半时间,我俩一直断粮。半饥饿中几次碰到真正的危险,更桑发誓这鬼地方是再也不来了。他跟着固执的我,继续这他认为是用生命开玩笑的举动的唯一理由是我们已经是好朋友。
雇佣关系这时已不重要。因为超出原计划日久,后半截我这个雇主甚至花的是他的钱。——事实上更桑只是在我们走了一个月终于走到大峡谷顶端的扎曲按我们的速度再有一天就可以到达川藏公路过上好日子而我坚持又要再沿江往上看瀑布的时侯说了一句:“你爸爸妈妈有,我爸爸妈妈有,我们俩个这样劈擦(藏语音译:死了,完蛋了。)了不行!我们为什么非要去?能不能不去呢?……”,我说这是工作我也没办法,他就转而去考虑我们怎样才能到达并能活着出来……
他这天只是坚持再也不让我拿刀开路,因为在上一个瀑布我持刀摔的那一跤,他目睹的过程应该比我亲厉还惊险,所以他就一直比我还心有余悸。
那一跤只能说是命大或者说佛祖保佑,当时我只摔下几米就让一棵松树挡住了,让我沮丧之极的是伴我历经风霜我视若心肝宝贝的顶级佳能EOS1相机摔坏了一台,人倒是只从颧骨到小腿各擦破一点皮。
我自己除了心疼相机感谢老天倒没觉得什么。更桑目睹的我手里那把一米长刀要不是舞的快肯定自己把自己的脸砍成两半的幸运过程,却使他从此落下再也不能看我拿刀的心理阴影……更桑做过两年苯教和尚。我在漂流船上还拍过他修行过的日喀则大竹卡寺庙,那些日子数次面临绝境又屡屡柳暗花明使我差点相信他的有神论……回到城市,我自然又成为唯物主义者。不过,这位藏族兄弟在大峡谷中不知不觉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 将会时时温暖我那在都市中常会变冷的心,不去忘记保存善良和爱心。这也是半年来在雅鲁藏布江这条世界最高大河“探险”我最大的收获之一。——虽然更桑汉语很糟我藏语说不了几句。写这段话的前几日他从遥远的西藏打电话问候我是否回到湖北家中一切可好?我满腹话儿泪涌眼眶急了半天,两人却只是扎西德勒完了就说不清什么了……
那些天,人们“发现”大峡谷中确有传说中的大瀑布存在是一大新闻。在那个使我至今仍心有余悸的绿色峡谷中,当我和我的藏族兄弟更桑翻越又一座大山,又一次断粮蜷缩在山顶的帐篷里饥渴难耐耿耿难眠的时候,全国人民比我们先从CCTV的屏幕上看到了大瀑布。几天后,当我拐着双腿颧骨渗血面目狰狞心情恶劣地和更桑站在真切的大瀑布跟前,水雾扑面,惊涛震耳,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我们没想到的是:关于这的确是个奇迹的大瀑布,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在1999年岁首,又出现和美国人争谁第一个“发现”的局面,甚至扯到事关民族尊严……一切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我不知道,争这样的“第一”能给我们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争来多大面子?
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所谓“发现”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可笑!有点不久前让美洲原住民判处死刑的哥伦布的那个时代的怪味道。
也许,对于苏醒不久的中国探险,真诚直面自己的勇气更重要一些。
这很痛苦,但实事求是的素质才更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前进,高调一点说的话。
成熟的探险精神,才有助于我们的民族尊严。这与个人心愿及轰动效应应该无关。
有些东西该商业,有些东西就不该商业。
探险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勇气和来由,更需要真诚和气魄。
我们在大峡谷之前的两个月,一个美国人在大瀑布旁遇难了。早几年,一个叫武井义隆的大个子日本人,也在大峡谷遇难……虽然我个人一直对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好感,但我们应当对这二位勇敢者表示应有的敬意。
站在探险者的立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徒步大峡谷的日子,我一直视为一场比较苦的旅行采访,本质上与探险没多大关系,多了一些吹牛的谈资罢了。但我看到的这个世界第一大峡谷,撞到的这个有关探险的大事件,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
这段日子,将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一、已经是弹尽粮绝,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在漂。
从雅鲁藏布江源头终于漂到派乡那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我照例在没有险滩的时候掌舵。——冲滩的时候舵那是队长杨勇和队委幺哥专掌,我可不敢开这生死攸关的玩笑。就在几天前,冲朗县峡谷时,掌舵的幺哥还被浪子打到了水里,裤子被大浪脱了,绑在胸前的我的对讲机也没了。——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到大峡谷口的派乡,漂流就将停止,遵照有关部门的指示我们雅漂队改为徒步,水中的那份危险和刺激不再有了。
岸上出现几辆大客车,我们知道那是要“人类首次穿越大峡谷”的“国家队”来了。遇见同类,早已刀枪步入的我也有些激动,打正船头,和年轻的“小幺”、解放军一起冲着岸上狂喊……这支队伍里,有我几年前在神农架找“野人”时的朋友王方辰、杨西虎等。
漂到派乡,杨西虎等三人到江边来看我们,行贴面礼,但是,我们很快就感觉到了“国家队”的不友好。后来,CCTV记者马挥在他们的书里说:“在派区,我们远远望见宽阔的雅鲁藏布江上,小小的两点旗帜在水上浮动,我意识到,可能是雅漂的队伍。我一直都很关注他们的情况。此刻,他们已经是弹尽粮绝,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在漂。我就喊司机停车,要下去拍照。司机跟我很好,就停下来,大家就都下了车,朝江边走去。这时,就有人在嘲笑了。还有不知是谁大声嚷道:“你看,他们挂的是黄旗,要是白旗,我们就给他招安了!”而这时,江里的人扯着嗓子对这儿喊:“你们好!”但回答的,什么都有。我一下子就火了:“都他妈的闭嘴!谁再胡说八道,我就打谁!”
我也不知道是谁,不管谁,我就骂他。结果我这一叫,大家都不说话了。我就说:“当一个人拿着生命在做事的时候,他是值得尊重的!”有人就同意我了,说:“马挥说得也对!”就把这事给抹过去了。这时,江里的两条船朝岸边靠过来。船上共有十几个队员。岸边孤零零的,就那么几个接应的人。而我们,大队的人马,浩浩荡荡,以国家队自居,嘲笑人家。我心里特别难受,又特别生气。这样数十位记者,数十位科考队员,号称爱野外,爱探险,竟只有三个人想去看看,问问他们是谁,为什么漂流,去表达一点敬意。
没有人去,我就跟铁刚说:“我过去看看。”铁刚说:“你以私人身份去,这件事我们有规定不能报的。”我就带了照相机,不带摄像机。我想:这件事现在不报,不一定将来就不提到,现在有看法,不一定将来还是这种看法。即使将来还是这种看法,这在野外毕竟算一件大事,也值得记录下来。
雅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来是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支持的。但是政府也被骗了。成都(应为重庆——笔者注)的组织者一边组织人训练,一边拉广告,弄了些钱,全卷到个人的手里了,迟迟不启动。全国各地的队员在这种无奈的状况下就脱离了指导(组织)委员会,不要他们一分钱,自己凑钱,错钱去漂流。可能他们在拉赞助时抢了本来要赞助科考的一些钱,所以科考队怀恨在心,这时候,就有一种意思:是我带的记者,不能报你的。
我和海外中心的张军、环境报的杨西虎3个人去看他们了。我给他们照了相,我们每个人以个人的名义给了他们一些钱。这时候政府已经不让他们漂了,他们也无力再漂,前边太危险,他们走陆路,去看水。他们看的很认真。我们平均每个人都是4个民工,人家是8个人总共才3个民工,多么不容易!
他们中的几个我认识。晚上,我们住在转运站,他们也在那里的另几间屋子。这个转运站是平时往墨脱运东西的中转站,现在空着,可以住人。他们的队长杨勇就来和我聊天,讲了这一段的水情,告诉一些他们发现的情况,这时外边就吵起来了。一会儿梁文刚来了,对我说:“马挥,都快打起来了。”我问:“为什么?”他说:“都是因为你,他们要驱逐这些雅漂的,不许他们待在这儿。”我想,你轰我的客人,那是不行的,我们又聊几句,就说去他们那边看看。
第二天开会,专门把这事说了一遍。有一个报纸的女记者,领了他们过来,被科考队领导骂了一通。那意思似乎是中央台的不好骂,拿这女孩撒气。科考队里就一位杨逸畴教授有胸襟,与他们谈了些话。都是搞科考,没必要那样狭隘……”
……
这是一件让我想起来就觉得痛心的事。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雅漂回来,我患了足足有一年的“失语症”。
…………
在派乡,数数粮草无几,不敢稍歇,我们“雅漂队”第二天就早早出发进入大峡谷。沿江徒步三天走到加拉村,再清点粮草,全队20多条汉子这时只有80斤大米、20把挂面、12听猪肉罐头、5斤腊肉、50多块压缩饼干了。放开肚子的话,这帮饿狼两天就能干光……原计划不得不改变 。得撤走一半的人.
这时在加拉村,按我们的原计划不但请不到民工也补充不起食物。那几天,除了名头很响的“国家考察队”还有一支外国登山队,他们皆财大气粗,早已找光了民工,村里的物价也涨到匪夷所思的程度。这两支队伍的民工数是每个队员人平六个以上的民工,我们雅漂队是两个人也合不上一个,就这,还凑不齐。
无奈撤人的决定一出,谁走谁留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弟兄们在这条世界最高大河上此前几个月的漂流,可谓一直在生死边缘抗争,终于活着到了大峡谷,谁都想继续前进,圆这最后的梦。可现实是,不撤人,走不了几天就得全队饿死。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知道队长杨勇这时肯定是越熟悉的人越让你“顾全大局”,便早早提议让我和《黄金时代》记者黎文二人抓阄,谁运气好谁继续向前。反正已经决定分成两支的队伍一边得有一个记者,要撤出的非我即他。结果杨勇这厮开会时毫不顾及我俩多年来长江上的深情厚谊,毫无商量地宣布我留下,令我大为恼火。当时发誓就此绝交的心都有。呆坐加拉村老乡屋檐下结满白霜的那条跟随我三年多的看不出本色的睡袋里,我感觉冷到了极点,许久无语……十天后,我们分出来的二分队翻越多雄拉雪山来到以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而著名的墨脱。杨勇等8人继续沿江而行。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个围绕着海拔7782米的南加巴瓦峰的马蹄形的大拐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逆雅鲁藏布江而上,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也是雅江中部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从雅鲁藏布江源头再往上,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西端,围绕着世界第九高峰南加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竟然也有一个印度河上游冲过的马蹄形大拐弯。科学家们便奇怪:为什么同一山脉的两端会有两座山峰遥相呼应地对峙着?为什么这种对峙又几乎对称地被两条大河深切成马蹄形大拐弯峡谷?这是大自然偶尔为之还是深藏地壳运动规律?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是咱们这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和山脉,并且一直还在长高,一直被看成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金钥匙,这一西一东两个“地结”、两个峡谷,自然是最理想的“锁孔”。
二、 我和更桑组成的三分队继续沿江上行……这让我那久违了的有点亢奋的想入非非又开始萌动。真正的挑战来临了!前路上难以预知的一切,都将只有我和更桑来独自面对了。这种感觉让我着迷。
可以说十分轻松惬意的一段旅程,我们“雅漂”二分队很快就翻越著名的多雄拉山口,到达以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而成为某种象征的墨脱。在这个“锁孔”最繁华的地方墨脱县城我们度日如年。“国家队”因来自新影的队员谷全喜先生受伤,也一直在等待直升飞机接应。
我们“雅漂队”不会有人接应,只能自己靠自己。我们的原计划是二分队到达墨脱后相机接应顺江而下的一分队。当时死马当活马医地企望墨脱县城能和所属的逆江而上的最靠近白马狗熊的甘代乡有通讯工具,希望杨勇带领的一分队走出白马狗熊—西兴拉一带后到了甘代这个唯一可以补充给养的地方后,我们雅漂的两支队伍就可以互通信息。但到了墨脱才确知县里果然与甘代乡最快的通讯方式仍是——“鸡毛信”,十万火急的事,腿最快的好汉跑一趟也要十来天。
指望不到“鸡毛信”传来杨勇他们一分队的准确消息,我们这个二分队在墨脱也实在呆不下去。墨脱县城一袋方便面5-6元,一筒卫生纸3-5元,当地出产的味道发涩的香蕉也要1元一根,实在消费不起。只有赶快撤。资金一算,全体沿江上行接应不知要多久,买不起足够的食品。我们的民工也只有更桑一人了,只好又分出个三分队——全分队为我和更桑二人。我和更桑组成的三分队将继续沿江上行。
其余雅漂二分队的兄弟一个民工也没有,只有各自背起行囊翻越嘎隆拉雪山走波密尽快靠近川藏公路出去。墨脱这时民工奇缺,为保“国家队”所需,已征用了妇女。
在墨脱我们雅漂二、三分队反复商量的最后结果是即使我们全都赶到甘代,对杨勇他们也起不了多大救援作用,反而是个拖累。道理很简单:人越多,吃饭的嘴也就越多……还有,对于资金窘迫到羞于言说的我们,万一真要有谁出了事,伤一个死一个,背都没办法背出来,救什么救?没办法的。我们没几个民工,每个人早已负重累累……墨脱打听到的最重要消息是:杨勇他们一旦走到甘代,就可以买到粮食。这个消息促使我们做出了再分出一个分队的决定,这样的话,我这个单枪匹马的三分队已足以完成报信的使命。
众兄弟沿那条曾经通过几个小时车的公路奔向波密方向,我和更桑钻进丛林继续上行。一进丛林,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全是绿,绿的使人有点头晕。空气闷热而湿润,到处都弥漫着大林莽特有的难以说清的略带腥味的神秘气息。这让我那久违了的有点亢奋的想入非非又开始萌动。真正的挑战来临了!前路上难以预知的一切,都将只有我和更桑来独自面对了。这种感觉让我着迷。
走了不到十分钟就汗湿衣衫,两人很快就喝光了一军用水壶的水,好在不久又在丛林中找到泉水,我猛灌一气又装满水壶,这时忽然发现一只蚂蝗,“扎白!扎白!”——更桑惊叫,他昨日打水时惊叫着跑回来说看见了一条足有碗口粗的大蟒,今日便观察环境分外细心。
藏语叫扎白的蚂蝗就在我刚喝水的嘴边的石头上,伸着长尾扭来扭去,我也一惊,再看,水中石头上还有多多的蚂蝗崽儿,忙倒掉水壶里的水,找一确定看不见蚂蝗的地方仔细清洗,重灌一壶。
更桑说去年这玩意儿曾钻进一人鼻孔后致其死亡,那要喝进肚子岂不更糟?关于大峡谷蚂蝗之多我读过的有关文字中渲染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但此番进到大峡谷,一路上我此前只看到过一只,想想时间已11月,早已放松警惕。又见此物,顿觉浑身哪儿都不自在。忙急急行进,走出这段阴暗恐怖之地,到阳光地带互相清理衣服。虚惊一场,蚂蝗并未上身。倒是在更桑身上发现一只草虱子,这种大小如豆的虫子据说有毒但刚叮上人时浑然不觉,叫人称奇和害怕的是它一咬上你就拔不下来,更桑身上那只我是先用瑞士军刀的剪刀先剪断脑袋,再用镊子一点一点仔仔细细拔出肉里残体的。这东西简直防不胜防。现在,我的后背的肉里还有这东西的半拉脑袋。
更桑这天下午越走越慢,问他,指指胸口表情痛苦。他只懂几句最简单的汉话我只会讲打招呼的几句简单藏语,我俩比划了好半天我还是没弄清楚他到底哪里病了。我们的行囊都很沉重,主要有帐篷、睡袋、衣服、食品和我的一些谋生工具:200多个胶卷,2台佳能EOS1机身,1台尼康FM2机身,5只长短镜头,闪光灯,一台美能达傻瓜相机和GPS卫星定位仪,收音机,手电筒,地图,瑞士军刀,收音机,防水罩,采访本,资料,5.1斤重的曼富图三脚架等等。他背上的背篓里主要是食品:一箱10斤装的压缩饼干、15斤大米、10包方便面和帐篷、棉被等杂物,总共有70斤以上。这是我们走出大峡谷的全部给养。其余杂七杂八的东西在我那破得不成样的登山包和摄影背心以及腰包里归我背,有个五六十斤。
走走歇歇,更桑这天一直一副让我揪心的痛苦状。我告诉更桑不着急,走到那里天黑了就那里就地宿营……莲花生大师保佑,更桑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他的病只是因为中午告别时,大家在那个小店的饯行宴狠狠的奢侈了一回:不但可以饱餐方便面,每两人还有一个猪肉罐头……我食量小,更桑又背的比我多,大半让给他吃了,这些天,我们的体内都太缺油了,一下子进肚子的油水太多了,身体承受不了。给我们雅漂队当民工,也要比别人多受一份罪。每当想起更桑这位生死兄弟,我就有点心酸。
更桑来自几百公里以外的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来派乡做背东西的民工也才几个月。我两年前“徒步长江”时走过他的家乡,这使我们很投缘,认识没几天他就成为朋友。更桑说他再背完这一趟就不干了,打算用积攒的工钱做生意,他希望以后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公司。更桑只能讲一点点汉话,我们比比划划讲了半天才弄明白他所说的“公司”其实就是商店——他把所有商店都叫公司……我一路忙活着拍照,更桑总在前方不远处默默等我。更桑有一个让我汗颜的习惯:一路上,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山道上有可能挡道的石头踢开,以利后来者行走,大点的,脚踢不动,他就会停下来用手去搬。在大峡谷充满艰险的山道上,放下再背上行李,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这段山道,他和我一样在抱怨说使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在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著名难走的山道上,我和我的藏族兄弟更桑孤独行走,肉体饱受折磨,但心情愉快。
走到第六天,下午四点多钟,先是解放军赵发春,后是杨勇、人妖、广东人和波斯猫……众人终于陆续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谢天谢地!没少一个,胳膊腿也都还完整。见了我,嚷嚷着说在这鬼地方碰到熟人的机会可比遇见熊要小多了,哈哈哈哈哈哈,你小子竟真来了!就直感叹有好多天好多天只吃稀饭了……我拿出压缩饼干请他们吃,给杨勇时,这厮先还是向以往一样坚决不要。终于,在大家风卷残云的咀嚼声中,这厮还是忍不住说:老子也来一块,算是破了例……看来真是饿坏了……此君虽号称职业探险家,却对一切方便食品,罐头、方便面、饼干之类一概拒绝,说是早已吃伤了……在野外,我也从来没见着这号称“铁人”的家伙喊过饿,这厮能这样,看来这伙狼是真饿得够呛。
杨勇他们是几天前才和国家队的一分队分开走的。几天前,他们在翻过西兴拉山后,因为已经没有了粮食,而且体力也难以维系,放弃继续深入去寻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传说中的江面大瀑布,从西兴拉山口奔向墨脱方向有人烟的果冬村。
在大峡谷里的第20天,伤兵累累的第一分队耗尽了最后的体力,终于抵达果冬村时,村民为他们端上的两大锅包谷饭,不到片刻就被席卷一空,直看得那家门巴人惊讶不已。他们怎么会知道,这帮人已经断粮好几天了。
一分队计划沿江奔向墨脱去放漂流瓶走多雄拉返回派乡,我继续逆江而上奔向扎曲。
分手时,我很轻松的告诉他们,我看完大瀑布就到八一等他们,保证搞一瓶“江津白”等着大家。按当时只发现的一处大瀑布和我的位置,从图上作业来看,我肯定比他们先到。
这时,谁也不会想到,我们的再次相聚却是18天后在拉萨,我是最后一个归队的人。那个拉萨寒夜,队长杨勇,这个在翻多雄拉雪山时竟只穿一件T恤就过了的硬汉子没说两句话就哽咽了……毕竟,我们雅漂队虽然只有1万多元也还是走通了大峡谷,找到了藏布巴东和绒扎两处大瀑布群,第一手的大峡谷水情资料漂流者有了……而据报道,同期的“国家队”仅民工费就是40多万。
三、回望这段走过的路,我一直怀疑地追问高登,我们真的是从那条瀑布上过来的?就是那条吗?真好像就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11月22日 阴、雨 鲁古村——无名营地(3034米)
“他们人多多有了,打的我们不行……”更桑说。
“打就打,谁怕谁?我不管,我就不信了……”我怒气冲天,已经昏了头。
嘴上虽这么说,心里我其实挺虚。就凭我们两个,要跟整个村庄的人作对?显然是以卵击石,以草撞钟。
情况糟到了极点,刚从甘代乡过溜索到江这边的鲁古村,我们就成了全体珞巴村民的敌人。这可一点都不好玩。
我的向导、背夫、炊事员兼翻译官更桑同鲁古村当局交涉半天回来说:鲁古村当局不允许我们通过鲁古村地盘继续向前……弄不好,我们只有退回墨脱。更桑说:不知是村主任多拉还是村书记江巴还是副村长扎布已经放出话来:如果我们要是硬要往前闯,那么全村人就将暴力阻拦,只有开战了!明早,村里将有大批精壮汉子到山顶堵截我们……
事情说起来有点荒唐。昨天中午走到甘代乡,呈上在墨脱县换的“官防”,简单采访完毕,为赶时间决定即刻过江赶路。前行目标是江对岸的鲁古村,要从溜索上过雅鲁藏布江。这个溜索属于鲁古村,说是要每人收20元的费用。乡里和我同年出生的年轻书记反帝是个好人,帮着找人协助我们过溜索,又热情的吩咐乡里的电影放映员给鲁古村用藏文写了个纸。藏文条子上写着请村干部协助我们找个向导带路或详细说明前行路线,并且,每人只收我们10元。——因为即使在与鲁古一江之隔的甘代乡,从鲁古村再向前到扎曲的怎么走?他这个书记也不知道。
鲁古村到扎曲的这段路应该是一个难关,从墨脱和我同一天出发,现在在我身后的国家队的一支分队称之“无人区”,这几天,收音机里的新闻正在对我们将要面对的这段险途大肆渲染。
第一次过溜索,弄得我兴奋异常,从一根钢丝上滑过惊涛骇浪的雅鲁藏布江,
的确非常刺激,但却实在是有惊无险,并不值得大肆渲染,只是对心理承受力有点考验。溜索也只是当地人的日常交通工具而已,其实安全系数相当高。我们也从没有听到有过溜索遇难的纪录。送我们的扎西顿珠把我和大包行李捆在一起绑上溜索,我还担心太重压断钢丝,扎西顿珠一句:“两头牦牛都一起过去过……”,一下子就打消了我的疑虑,定下心来边滑边拍照片。可见人的准确判断能力在特殊情况下是很容易出现偏差的。
——谁知刚一过江,爬到村头,暴雨骤然而至,手忙脚乱搭帐篷时,村干部不请自到,看了乡里的条却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公章?虽有更桑翻译,但越解释越乱。村里一干人商量来商量去提出明日非要到乡里搞清楚才行。要命的是,要到乡里,如果他们派人送我们去的话,每人往返要收40元。如果他们自己去,要收90元。众所周知,雅漂队是把一分钱当成两半花的,并且我这时身上的钱已经少到让我羞于说出的地步,要不,也不会在乎反帝书记在那个条上写的减去区区20元人民币。并且,这一来一去就是两天时间……扯来扯去,弄得我心烦意乱又无可奈何,大有虎落平阳之感。暗夜深深,双方僵持许久毫无结果。不管怎样,我还是安排更桑按原计划去村里买糌粑以备“穿越无人区”之需。更桑到村里采购回来,紧张兮兮的说了那个坏消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瞩我把长刀拔出鞘来放在枕下…… 我却心静如水,很快进入梦乡。也许是累的。
从江边的溜索到鲁古村是一个大大的上坡,躺下很久全身还是湿的。昨夜,困境中,我奇怪地不用服安定片就也很快入眠。
这段插曲使我们遇到了后来的高登等三个珞巴小伙子,要不是这段插曲,要不是遇上他们我真的不敢想象。
“鲁古事件”今天以我掏钱而得到解决。
离开鲁古村就是几乎直线的爬坡,因为峡谷的落差实在太大,这一带的人走出的路已经不耐烦绕“之”字形,干干脆脆的直上直下。
下午2点,我们从海拔1600多米的鲁古村爬到3040米的一处无名山坡,浓雾骤起,大雨滂沱,不敢也无法再走了,只好手忙脚乱搭起帐篷赶快躲。突然间就冷得难以忍受。我在早上出发时穿的短袖T恤外面加上毛衣,蜷缩在帐篷里,心事重重,冲动得直想给人写情书。想想写给谁都不合适,脸色更加糟糕,更桑直问我是不是病了,非要冲出帐篷给我烧水喝,真是好兄弟。雨一直时断时续,帐篷里也湿漉漉的,雨点哗哗啦啦敲在帐篷上,每一下都似乎在撞击我的心脏。
4点多,雨小了,按我的作风是要再往前赶到天黑的,但高登说,再往前今天就没有水喝了。这可开不得玩笑,这些天来我们已经多次尝到了走到天黑却一直找不水喝是什么滋味。想了想,便同意了高登的意见,明早早起,赶天黑到巴玉。
高登是个好小伙子,早晨,他和两个同伴返回,正好我们可以同路,开始他和几个同伴坚持如果和同行的话还可以帮我们分背一点东西,但是要付如国家队一样的高价,口口声声说是没人带你们两个走不过的——这让我当时偏激地认为那是在敲竹杠。我们雅漂先“官办”后“民间”,出名的穷,我又刚在鲁古村被真的敲了竹杠,方便面都舍不得买,提起钱就恼火,就很不耐烦得说没钱没钱没钱钱的没有钱的没有钱的没有……他们三个走了不远却在一处缓坡等着我们行囊沉重的我们老牛般的爬上来,我上前痛饮了半壶他们的青稞酒胡扯了几句藏话说了我的藏族名字扎西次仁他们很快就视做朋友,边走边聊,不一会儿,高登接受了我的象征性价格愿意留下来和我们同行。
下午,扎巴次仁和另一个小伙子归心似箭,说是空手走赶夜路能到巴玉,我便送了一只手电筒让他们先走。高动留下来继续和我们同行。
11月23日 多云 无名营地——巴玉村
今天翻越各布拉山才使我真正开始尝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凶险。——这几天,每天都能从随身携带的短波收音机中听到我身后的国家队正将这一段称作“穿越无人区”,在大肆炒作。——想想也是,走在各布拉山的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回想从派乡翻越多雄拉进入墨脱和从墨脱到甘代的那些极端难走到即使西藏人也认为不可思议那些的险途,这时都成了阳光大道。在那些即使很多探险者也认为即使能走过一趟也值得自豪的山路上,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几年断断续续的“徒步长江”,使我对自己走山道的经验和能力有些自信到自负,但在各布拉山中,我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恐惧,身体多次几近极限。
高登他们几天前刚从扎曲方向过来,是西藏登山队的仁青平措和小加措率领的给“国家队”二分队送给养的民工中的一员。“国家队”二分队和我同一天从墨脱出发,也是逆江而上,他们人多势众也行动迟缓,一直在我身后……遇上高登是上天赐予我的福气,没有他,我和更桑贸然前行的话,很可能就会永远留在这段丛林,成为孤魂野鬼。从今天的情况看,如果没人领路,我们肯定会在那段丛林迷路。这样的话就只有三种可能:一旦迷路,运气好了转来转去,可能重新找到路遇到人,但时间一拖长,粮食耗尽,也走不出去,只有饿死。另一个可能就是路况不熟,一脚不慎,摔死。还有一种比较理想的可能,就是我和更桑在丛林中都能超常发挥,可以捉到野鸟野兽佐以野果野菜为食勉强活着,但我不知道我们多久才能遇到人多久才能走出丛林,因为如果没有人带领,这一段可是说是根本看不见路的。特别是各布拉山顶到巴玉村之间竟然是沿着一条瀑布状高悬的河流而下几个小时,按我以往的经验,这地方根本不可能走,必然另觅他途,而实际上正确的就是走这瀑布边缘,走别的,全是死路。后来回望这段走过的路,我一直怀疑地追问高登,我们真的是从那条瀑布上过来的?就是那条吗?真好像就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想起昨天晚上,躺在半山腰的帐篷里我的GPS卫星定位仪显示这天走的直线距离只有2.81公里。睡不着,聊到深夜,但也总不能肯定我讲的瀑布和高登讲的瀑布是不是同一回事?
几天前,我从新闻里听到了“国家队”在扎曲附近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床上发现大瀑布的消息,自然要去看,但具体位置在哪里?高登说,他早就看见过,但我怎么听怎么觉得他说的是另外一种东西。我是汉族,更桑是昌都藏族,高登是门巴族,一顶帐篷里三个人有三种语言,我一直没能让更桑和高登明白汉语的瀑布是什么东西,这语言障碍真是急死人。
今天天亮前我们煮了一锅稀饭分而食之,12点湿淋淋跌跌撞撞就爬到了各布拉山顶。雨在早晨停了,这场雨使旁边山顶有了雪,已白了半边。雾慢慢开了,散成了脚下峡谷中的层层白云。回首峡谷,云团浮动,豁然开朗。此时的峡谷深邃而空远,脚下的团团片片白云如千军万马奔腾厮杀,景致急剧变化成一幅幅罕见的绝景。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万种愁绪和莫名惆怅烟消云散。支起三角架拍了几张照片后,有了铺开防潮垫懒洋洋晒太阳的心情。
在山顶我们呆了足足2个小时才依依不舍下山。我真有点舍不得走,躺着晒太阳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跟这帮疯子漂这雅鲁藏布江?为什么要不管死活地走这大峡谷?不知道。我真的说不清楚……没有人逼着我来。那我为什么要来受这份罪?拍照片?写稿子?这些都不是充分理由。但是,我知道,现在,我躺在各布拉山口的这种愉悦很难有,不来这里就永远也不会有。我喜欢。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我清楚,这趟走出去了,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事情,我还会丢下一切不管不顾即刻上路。这就够了。我不愿再想了。我知道自己什么德行。我可不想成为哲学家。
下山的路阴冷、潮湿且危机四伏。下了一段很陡的坡后,我们开始绕着山脊走,坡度缓了,但是湿度很大,滑得人难以站稳,走得跌跌撞撞。森林时时浓密到真正的遮天蔽日,干枯的死树不是挡住去路,好几次,“路”就在树洞中穿行。视野所及,大大小小种种奇形怪状的植物尸体横七竖八。原生态的森林过熟到处处散发着腐败的气息。这里的一切都在自生自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走这一趟,可能会使我对大多数植物丧失好奇心,所谓见怪不怪了。
下午4点多,我们开始沿一条山间河流而下,几乎可以说是无路,这条河其实就是一个个连续的瀑布。在水流和大小石头之间,有两次我真的双腿颤抖。
从各布拉山口向下,爬完那条瀑布般的河,又有了断断续续的路。
相对于猴子般手脚并用的“攀岩”,能在有路的地方行走,简直就是享受。
夜色如墨,正可谓伸手不见五指,这段路虽然走得跌跌撞撞疲惫不堪,却很轻松。高登对这里很熟,可以说没什么危险了。只要跟着高登的手电筒光,机械挪动双脚就行了,精神不必再紧张——走这样的路,人能深深体会到精神折磨远比肉体折磨要严酷得多,要难以忍受得多,要考验人得多。
天黑以后,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巴玉村高登哥哥家的灯光。
如豆灯光出现的那一刻,我的脚和膝盖突然猛地开始抽疼,双腿也似乎在一瞬间灌上了铅,强烈的疲惫更加猛烈地攻击我的意志,身体是一步都不想动了。我不断自言自语:坚持,再坚持,马上就到了……那天最后的十几分钟,我的意志几乎完全被潜意识里的懦弱和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所打垮——我是以一种前仆后仰的可笑姿势踏进木屋的。
没想到,屋子里却热热闹闹围满了人。有四张半熟的脸格外显眼,不用凝视就可以看出是“国家队”一分队的几位。他们和当地的门巴人一样对我们这三个突然闯入者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兴趣。我也早已习惯免去不必要的客套,接过主人的茶水先痛饮一番再说。饥饿和干渴这时都强烈到使人脑袋发木。
这些天来,一直和更桑以及高登等以藏语为母语的人在一起,除了简单的日常用语,一直无法进行深入的交谈, 憋坏了。终于见到可以畅快说话的同类,我赶忙打听我最关心的大瀑布。——绝对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几位所在的“国家队”一分队又发现了瀑布群,并且是比绒扎瀑布群大得多的瀑布群……可惜,几位也许是累了,不咸不淡地没说几句,就都早早睡觉去了。
痛痛快快放开肚皮吃了几大坨糌粑、喝了几大碗白菜汤,抹抹嘴放下碗,我打开睡袋早早睡觉。主人给我指了指火塘边靠窗的一块大木板,那是我今夜的床。——我知道那是这间屋子最好的宿处,心中一阵感动。但凭经验我点点头什么也没说,欣然受之。——同我去过的很多“荒蛮、僻远之地”一样,别说有高登带领(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好像也并非高登的亲哥哥家,哥哥只是一种称谓),就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对于贸然闯入的陌生人,主人也一般不会问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就会给你最好的食物和最好的宿处。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根本不会去关心这些。你不讲,他们也就不会问。你来了,就是客人。他们是好客的人,他们只是默默地下意识的本能作他们认为应该作的事情就是了。你甚至也很难从他们的目光中找出特别的东西。他们把你当作的仅仅就是——人。人。我们都是人,这还不够吗?就是这样。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对吧?仅此而已。——这也许就是我总喜欢一趟趟地到一些难以抵达的地方游历的原因吧?
在城市,我常常以为人之初,性本恶。在这些地方,我信孔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
更桑一边吃饭一边用藏语和一屋子当地人热烈地交谈着。这些天,在语言上,更桑也许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终于有了可以毫无障碍的交谈对象,痛快至极。人实在是个群居的动物,几天不让你好好说话就会受不了的……看得出,这天更桑说话的欲望竟然比食欲要强。我无人交谈,钻进睡袋拉上拉链,叮嘱更桑好好问问瀑布的事就闭目而眠。说实话,我对更桑是否能问清瀑布不抱多大希望。这些天,虽然我费尽口舌讲了很多,但还是不能保证他和高登是不是已经明白我说的大瀑布是什么意思?更桑能明白的汉语和我能使用的藏语尚无法使我们互相明白瀑布这个并不常用的词儿。一路上连比带划,更桑和高登后来似乎已经明白了我说的瀑布的样子就是水轰地一下子下来了,高高的……但他们明白了我要找的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大瀑布而不是别的吗?在大峡谷,高悬崖边的大小瀑布多极了,随处可见。下午,在路上,高登还给我讲:轰,高高的,多多有了,门中,一、两个小时就有……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亲自去过,肯定能带我找到的,并且多多找了。他越说的肯定我反而心里越七上八下。
但是,我知道,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到达大瀑布的。虽然现在只有听天由命。
四、看到藏布巴东瀑布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份悸动。胳膊腿都扎扎的疼……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活着出来。只要再来一场大雨,老天就可以把我们灭了。
11月24日 雨、多云 巴玉——错代营地
昨晚,在人群中我的睡眠很好,躺下不一会儿,体温还没有烘干被汗水浸湿的内衣,我就睡着了。
梦中,我被扑上船头的巨浪惊醒,浪涛把我的宝贝相机打到了船舱里,弄的我浑身精湿。
醒来是一身冷汗,贴身的衣服实实在在真的又被汗水弄湿了。
峡谷里传来实实在在的涛声,巴玉村下的深处就是雅鲁藏布江。静静寒夜里,涛声震耳。从声音听来,这一带江水流速就决不会低于资料上的每秒16米。打开GPS定位看时间,还不到4点,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开始强烈地思念每一个我认识的好人和坏人。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爬起来披挂齐全,绕过满屋横七竖八沉睡的民工,想去拍些照片。轻手轻脚出门四周转了几圈,一片混沌,一切都白茫茫一片,阵阵细雨丝丝落下,十几米外的木屋也是时隐时现。
拍不成照片,什么也做不成。只适合胡思乱想。
天真正亮了起来,我胡乱拍了些照片转回木屋,和独自在台阶边刷牙的一位“国家队”的清瘦的先生搭上了话,颇感投机。他告诉我说他们今天就要回营地,而从他们营地到达新发现的大瀑布也就一天路程。——这对我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四顾无人,他甚至还和我互换了名片,他是新影厂的何雄鹰先生。
早餐竟然是真正的大米饭,还有香极了的白菜汤,可惜因为买糌粑耽误了一会,
我刚吃了半碗就要出发了。生怕被人家拉下,忙喊更桑即刻上路。仍是白雾茫茫,小雨时断时续。我用防水袋一一扎好摄影背心里的4大小相机,大背囊里的200多个胶卷也早已有三层防水措施,在这点鸟雨能奈我何?心里有了底,心情也明朗,脚步轻松,一个小时以后就上行到了一个叫阿资登的小村子,这里住着一分队的另一些人。更桑也问清楚了,“国家队“一分队已经在上面的营地呆了好几天了,巴玉和阿资登的这些人大约是到巴玉这边拍溜索的。
从阿资登又进入密林,爬向山顶。
高登哥们这时已经又给“国家队”作民工了。一路同行,不断给我送来藏白酒,痛快!几位门巴或者珞巴姑娘也不时给我一把把煮老玉米下酒,也是美极。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煮老玉米。这大峡谷人把老玉米又煮又炒,竟也弄成不亚于我在城市里喜食的煮嫩玉米的美味。我又学了一招。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呀。路上,“国家队”一位穿迷彩服的汉子还给了我几块牛肉干,这些我在城市拒食的这小零碎此时入口简直就是仙品。可惜,他很快就又走到前方和他们的大队人马一起去了。“国家队”的人皆空手而行,我和更桑负重累累,一路还要不时拍照,,自然追不上,可惜呀!可惜。“雅漂”半年,人穷志短,我早已学得不会客气,练就了最灿烂的媚笑(最灿烂为罗浩语,媚笑出自损人张涛鸟嘴)。和我走在后面的一帮门巴、珞巴哥们又给了我几个大萝卜,能补充一些叶绿素,也非常美妙。
一路上,滚动的白雾散开了好几次,江对岸的夺嘎村从树丛中扑入视线,点点木屋仿佛浮在云端,云端上面却是雪山,虽难识峡谷真容,但一切可谓心旷神怡。
今天是我和更桑单独行动以来最轻松的一天,下午五点就到了宿了营。
营地在一处山坳。——这个地方当地人叫错代,大峡谷很多地方并非想象中得那么“空白”。当地人早已给很多我们看来需要“探险”的地方命了名。——我很自觉地在距“国家队”营地大约一、二十米的地方停住脚步,搭起帐篷,和更桑架桶造饭。
一切都湿漉漉的,半小时后我们生着了火。一小时后就吃上了萝卜稀饭。一切都很愉快。
“国家队”有个伙计大约是到我这里旁边的林子去方便吧,走到围着残火正大啖萝卜的我旁边,忽然来了一句:那地图是你偷的吧!?
听到“偷”字我一愣,顿了大约有一分钟才反应过来。——那人说的是那张地图的事。
这不是侮辱我的人格吗?难道我是一个偷东西的人吗?
没等我说话,那人又说:本来打算要报案把你们人抓起来的,管图的人气死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我有点火了。
这哥们也许只是一片好心提醒我。说起来,他还是今天唯一一个到我的帐篷边说话的“国家队”的人。——说来也许是我的错:当时在加拉村,杨勇刚把我分到二分队让我们重返派区,我正气得胡乱转圈恨不得打他一顿的时候,一个“国家队”的民工大约看我不时胡乱用藏语和人搭话,上前神秘兮兮地把我拉进一顶帐篷,从怀里掏出一张墨脱县地图给我看,说是他以前到墨脱县背东西时从一栋废弃或者倒塌的房子里捡来的。我拿来一看大喜,讨价还价半天,15元人民币不行,又抢来的一双黎文的军用胶鞋加上,才成交!当时我的确没有当回事。那张图虽然也标着“密”,但比例尺还没有我“徒步长江”时从测绘局买的地图详细。
尽管我刚对杨勇没有让我和黎文抓阄决定决定谁走白马狗熊耿耿于怀,尽管那时候我看谁都不顺眼,但想想杨勇他们一分队将要比我们分出来的二分队要艰难得多,就给了他,这样能增加一些安全系数。按当时的说法,一分队要走白马狗熊是从未有人走通过的“无人区”。我们二分队走墨脱县城这边相对要好得多。杨勇拿过我买来的图也没怎么当回事,随手就把那张我们原有的摄影家吕玲珑用过的一张需要拚起来看的图给了我。
情况似乎是杨勇率领的“雅漂一分队”实际上一直和“国家队一分队”形影不离,有一天,杨勇大大咧咧看图时,出了事……那张图也可能的确是那民工偷国家队的,而不是从墨脱废墟捡的……
我耐着性子解释:怎么会是偷?最简单的道理:要是偷的话,杨勇看图怎么会让你们发现?……那人后来的意思似乎是说我指使那个民工去偷的图。我更加觉得匪夷所思:我那来那么大本事去指挥一个素不相识的民工?收买?我收买的起吗?我记得我表明了我的愤怒,“国家队”那个伙计在我印象中,也再没有多言就走了……我能清楚的记得的是:那伙计走后,我一下子没有了大啖萝卜的食欲,钻进帐帐篷躺下,心中直想流泪。
本来我打算吃完晚饭,不管遇到什么眼神,也要厚着脸皮到“国家队”的营地好好问问到大瀑布的详细路线。我不能为了面子不要命。但后来我起来又躺下,躺下又起来,还是没有动。
天黑以后,高登和几位民工哥们钻进我的帐篷聊天,令我感动地又给我“偷”来了几个大萝卜。我悲哀的想,如果这萝卜是“国家队”买的,那这可真叫“偷”了。说来说去,我还是和“偷”字脱不了干系。哈哈哈哈哈哈。呜呜呜呜呜呜呜……
11月25日 雨 错代营地——无名营地
凌晨二、三点,一阵擂鼓般敲打帐篷的雨声把我惊醒,赶忙起来把相机胶卷挪到中间的兽皮上,就再也睡不踏实了。朦朦胧胧中,天总是不亮,找了根树枝叨在嘴上聊解烟馋。断烟了,从昨天下午就断烟了,在巴玉村的时候,更桑帮我问了半天,成都卖1元多的“白芙蓉“这里要5元。摸摸兜,想了想,此时此地,只有忍住恶习吧,找瀑布要紧。5块钱对我这时是个大数目,起码能换一天口粮。
雨一直没停,到下午一点,清点食物有点不妙:全部的食物还有4袋方便面、一个红烧肉罐头、大约半斤腊肉、半斤大米、几个萝卜、几斤糌粑。在鲁古村似乎丢了一些压缩饼干和豆腐干……我决定不能等雨停了,再次仔细包装好胶卷相机,即刻冒雨上路。
经过“国家队”营地时,我惊异的发现竟有一架摄像机对着我和更桑。我恬着脸又问了一遍路,有人搭话说你今天肯定到不了,只能到山那边的营地。我问好走吗?好走。翻过山一直下就是了。——印象里,这是“国家队”唯一对着雅漂队的镜头。为什么呢?是不是我和更桑要是完蛋了,可以作为一个“民间的”、盲目的、不冷静的、送死的、无知的、草寇们莽撞不科学的证明?哈。
上山的路布满“国家队”前几天下来时的痕迹,没怎么费周折,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爬到了山顶。又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翻过山下到了一处有“大白兔”糖纸、塑料袋,篝火黑灰犹在的营地残迹。更桑问:还走不走?
走!我毫不犹豫地说。
粮草不多,赶一点是一点了。
继续前进了几十米,脚印却好像分成了两股,一条顺沟而下,另一条却是沿着与山脊平行的山腰走向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我决定继续顺沟而下。我自信我的打探结果,一直下下下,下到沟底就是瀑布了,哈哈哈,没想到这么得来全不费功夫。
根据我从国家队打听到的情况,路应该是一直顺沟而下。翻过山,沟底传来的涛声就似一阵阵闷雷,听起来,最响的也就在脚下的沟底。感觉上,瀑布也就在脚下的沟底。因为一直在下雨,沟底腐殖质上的脚印时断时续,有时看来根本就没有。
目测看来,这天是肯定下不到谷底,但走一点是一点,明天应该是没有问题。更桑在我背后不时嘀嘀咕咕,说他从民工那里打听到的是意思思(我和更桑之间的藏汉夹杂语,大意为好像、大约、也许之类)平走一段再下的……
路究竟怎样?不能肯定,
按照我的意见我们下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却完全走不动了。
一个悬崖挡住去路,这一直顺沟而下也一直看不见一点有人走过的痕迹,也没有“大白兔”。
理智使我们退回,又按照更桑打听的结果顺那条和山脊平行的山路上行。
这条路很清晰,我走的嘀嘀咕咕,我疑心这条路是“国家队”一分队从白马狗熊那边下来时的路,但也只好如此,先走走看了。
走了大约1个小时,过了一个巨大的滑坡区,我们发现了一个似乎搭过帐篷的地方,地面上还有一些有外文残片的东西。
“印度人,印度人来过的……”更桑把一切外国人都叫印度人。
更桑从“国家队”的民工们哪里知道,有几个外国人不久前也来过这里。我和更桑四周找了半天,没有发现水源,真不知道那帮老外为什么要在此扎营?也许是象我和更桑多次经历的那样,天黑了,没法走了,只好爱哪就哪随便对付一夜了。
我和更桑发了会呆,决定沿着这条有过人迹的小路继续向前。
又摸摸索索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路总一直还是上。算算时间,天就要黑了,不敢再走了,赶忙撤回那个有水的营地残迹处,我称之为瀑布A营地的地方。
下午从错代营地翻过山口,我们就感到了瀑布的气息。峡谷底部江水的巨大轰鸣声就象同时有好几辆火车在疾跑,听的人一阵阵燥热心中又惶然。找路的时候,我们甚至看见了峡谷底部浪涛形成的白雾。目测看来,从营地到峡谷底部水雾处的距离也就有几公里。坡度几乎是垂直的,从瀑布A营地看谷底就好像站在摩天大楼顶上俯瞰大街,不同的只是这里是满目令人陶醉的绿,而城市里是让人心浮气躁的五花八门。
山在这里成“之”字形,俯视峡谷,两边的绿山和裸露石壁真正的似刀砍斧劈。从瀑布A营地看去,江对面是一面巨大无比的道道绿痕夹杂的石壁,石壁上面是浓浓的雾。雾在不停的动,露出过几次白。我开始以为那是白云,仔细一看,竟是雪山。当时我心中涌起的词只有一个震惊。这一段峡谷可谓威严、沉重和轻灵、俊秀之类的不可思议交织结合的让人有些恐怖的混合体。我想地球上恐怕是再也难以找出比这里更奇怪的的自然景观了。——这里也正是这个世界第一大峡谷最核心的地段,峡谷深达6009米极端值也正是在这一带。
瀑布就在脚下,却不得其门而入,有点折磨人。
我们撤回营地是下午五点多,营地离山顶不远,GPS接受的信号又快又好,我测出此地经纬度29`47’48N,95`11’06E。日出8:13,日落18:40,到巴玉村直线距离3.97公里……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决定更桑留下来做饭,我解除身上摄影背心、腰包等等20多斤杂碎,持长刀再次沿山沟而下找路。
越往下,密林中的腐殖质越厚,树干树叶上寄生的不知名的低等植物也越多,但没有什么危险,长刀砍路,手里一直有树根、草根、树枝之类可抓。只是,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林子实在太密了。
从上次我们探路的尽头又走了大约一刻钟,我就已经肯定顺沟而下的这条路绝对不是“国家队”到瀑布的路,因为着一路上既看不见树上刀砍的痕迹,也没有“打白兔”糖纸、牛肉干包装袋之类的遗留物。——从阿资登到错代营地再到瀑布A营地,我和更桑就发现了这个绝妙的找路方法:凡是“国家队”走过的地方,一定会有这样的东西。
而顺沟而下这么半天,既没有“大白兔”,也没有“牛肉干”,什么也没有。我平静下来决定还是继续向前看看,虽然可以断定路不是这里,但从闷雷涛声和不同方向看见的沟底白雾看,一直下到底部应该就是瀑布的所在。我热切地想,没准我这样一直下下下,也能找出一条新路来。实在不行,能找到一个制高点了望一下也好……又下了半个小时,我彻底放弃了沿沟而下的想法。这半个小时我实际上也只下行了一、二百米,这样的速度不管能不能下得去,我都耗不起。GPS显示,时间已时6:20。20分钟后就是日落时间,我悻悻返回营地。
一回来,更桑就急急地对我说:方便面的二袋,罐头的一个,米的意思思一把,糌粑的吃一顿也要稍稍的……,吃的没有了嘛,去不了的吧,巴玉的回去吧……我安慰他说:不是还有一砣腊肉吗?——雅漂半年,这腊肉早已弄得我象杨勇对方便食品的感觉一样,饿死了也不想闻那味道,吃腊肉一直是更桑的专利。
更桑拿起那砣腊肉对我笑笑,我也笑了。那块腊肉只有两个烟盒大小。
我们围着一颗极粗的松树吃完了半压缩饼干桶的稀饭。我大方的下令给桶里加了一个萝卜,半个罐头,说是今天辛苦了,要吃的饱饱的,明天好去看瀑布。更桑见我主意坚定,就再没说打退堂鼓的话,继续和我商量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路。
雨一直时断时续,好在一直不大。
探了一下午路,羽绒背心全湿了,裤子也湿到了内裤。
钻进帐篷换上毛衣毛裤,还是好久没有热气。
躺下,日记不想写,也睡不着。懒洋洋躺着,一直到过了11点才觉得有些暖意。
躺在湿漉漉的帐篷里,我把相机和胶卷用衣服重新包裹塞进睡袋放在胸前,和更桑继续讨论:根据我打听的结果,路就是翻过山脊一直下,而更桑问民工们的结果是到这个营地后,还有一段“意思思”的平路,然后再朝峡谷底部下。实践证明,我的一直下,是此路不通。那么,明天就按更桑的意思先“意思思”上,然后再作决断了。反正我就不信我们找不到大瀑布。
11月26日 雨、多云、晴 无名营地——瀑布a营地
这些天一直睡眠质量不高,总胡乱做梦,很多已经从记忆力消失的细节在梦中奇怪地如看电影般再现,真切到触手可及。那晚的梦让我流泪。
感觉一直在半梦半醒间,4:30我干脆把帐篷后门打开,脑袋伸在外面看星星。夜色里,令人欣慰地好几次看见了星星。这意味着,有天晴的希望。
天亮前大约半小时,我先爬起来生火做饭。虽然雨仍时不时嘀嘀嗒嗒,但头顶不时出现一个个深蓝的洞,那是真正的蓝天。我心里有了底,有这些深蓝色的洞,天气很快就会好的,老天会厚待我们的。
早餐我信心十足地加了最后半个罐头和最后那把大米,但胃仿佛是个无底洞,感觉还是半饱。要是有几块压缩饼干就好了,可惜早没有了。
吃饭的时候,更桑再次对食物的短缺表示了担心,说,去不了就不去了。我说了一句,不行,这是我的工作,他就没有再言语,按照昨晚最后的安排,抓起长刀再次顺沟而下探路去了……之所以让更桑再次沿沟下去探路,是为了稳妥再稳妥,虽然我有漫长的徒步长江的以及神农架找“野人”的经验,但和在山区长大的更桑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更桑实在比我经验要更丰富。
大约一个小时后,更桑返回来肯定地说:不对,肯定不对,大白兔没有嘛!
我让更桑休息,拿过长刀,沿着与山脊平行的那条山道去看,走到一个泥石流沟,顺沟下了半个小时,绝望而归。
更桑接过长刀,再次前往,说:我多多走走看了……我无聊地看守营地,能做的就是写日记。
下午一点多,更桑终于满面灿烂地回来说:“好啦好啦,大白兔多多有了……我们决定即刻拆营启程。
必须轻装前进,我们决定帐篷只带内罩,外罩免了;睡袋只带一条,两个人挤了,越往下海拔越低,应该不会冷;胶卷,我想了想,还是把没拍的和拍过的都带上了……留下的东西,找了一个树洞藏好,反复看了地形,免得回来自己也找不着了。为了慎重,我还在采访本上画了个“藏宝图”。虽然这里可谓人迹罕至,我们还是给可能的“过往君子”写了个纸条,希望万一有人发现也别动我们的东西,更桑用藏文翻译了一遍写在后面。
因为这条路我和更桑都已经走过两遍,这天各自的负重也比过去都轻了很多,虽然一路上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的滑坡,但我们可谓飞驰。
白雾一直笼罩着对面山顶。这白雾其实也就是云。白云里面不时露出更白的雪山。白的刺眼,转瞬又被浓浓的云遮住……绝景我无暇拍照,只顾走走走。想着回来再拍吧,现在是先找到瀑布要紧。
走着走着,天完全放晴了。头顶一片瓦蓝。对面能看得见的山顶上面的雪山仍在浓雾里,象一位含羞的美女,一直盖着好几层厚厚的浓纱,难见真容。
健步行走大约一个小时后,与山脊平行的路我们走到了尽头。从脚印看,脚印改为顺一条泥石流沟而下,我看了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条泥石流沟甚至比鲁古到巴玉的那段瀑布之路更陡,几乎就是90度。最糟糕的是:这条在这个枯水季节干涸的瀑布或者说泥石流沟走起来除了大石头就是小石头,没有任何树枝荒草之类的东西可以攀抓。
看来得改攀岩了。我们小心翼翼忐忑不安顺沟而下。不时需要手脚并用。我不断喊“稍稍的”(我和更桑创造的语言,意思为小心、慢慢的之类的意思)。与其说是提醒更桑,不如说是安
·税晓洁
世界最高大河雅鲁藏布江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是一个罕见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长504.6公里,最深6009米,核心地段最大坡降千分之75.35。1994年取代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被确认为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1998年秋,中国国务院正式命名她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纪末,这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支探险队进入位于藏东南的这片“人类最后的秘境”,试图撩开她神秘的面纱。
上一个虎年曾漂流过长江的“雅漂”队长杨勇告诉我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比长江虎跳峡凶险千倍。我们“98中国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历尽艰险从喜马拉雅山西端的雅鲁藏布江源头杰马央宗冰川漂到这里时,遵照有关部门的指示,停止漂流,改为徒步穿越,在里面走了一个多月。
阴差阳错,最艰险的徒步大峡谷腹地的近一个月,我和藏族民工更桑独行。
我俩走在一支“国家队”二分队的前面穿越了“无人区”,看了一分队“发现”的一处瀑布,快出来时,又去看了“国家队”三分队“发现”的另一处瀑布。
两处“新发现”的大瀑布使我们在大峡谷中多走近二十天,这使最后一半时间,我俩一直断粮。半饥饿中几次碰到真正的危险,更桑发誓这鬼地方是再也不来了。他跟着固执的我,继续这他认为是用生命开玩笑的举动的唯一理由是我们已经是好朋友。
雇佣关系这时已不重要。因为超出原计划日久,后半截我这个雇主甚至花的是他的钱。——事实上更桑只是在我们走了一个月终于走到大峡谷顶端的扎曲按我们的速度再有一天就可以到达川藏公路过上好日子而我坚持又要再沿江往上看瀑布的时侯说了一句:“你爸爸妈妈有,我爸爸妈妈有,我们俩个这样劈擦(藏语音译:死了,完蛋了。)了不行!我们为什么非要去?能不能不去呢?……”,我说这是工作我也没办法,他就转而去考虑我们怎样才能到达并能活着出来……
他这天只是坚持再也不让我拿刀开路,因为在上一个瀑布我持刀摔的那一跤,他目睹的过程应该比我亲厉还惊险,所以他就一直比我还心有余悸。
那一跤只能说是命大或者说佛祖保佑,当时我只摔下几米就让一棵松树挡住了,让我沮丧之极的是伴我历经风霜我视若心肝宝贝的顶级佳能EOS1相机摔坏了一台,人倒是只从颧骨到小腿各擦破一点皮。
我自己除了心疼相机感谢老天倒没觉得什么。更桑目睹的我手里那把一米长刀要不是舞的快肯定自己把自己的脸砍成两半的幸运过程,却使他从此落下再也不能看我拿刀的心理阴影……更桑做过两年苯教和尚。我在漂流船上还拍过他修行过的日喀则大竹卡寺庙,那些日子数次面临绝境又屡屡柳暗花明使我差点相信他的有神论……回到城市,我自然又成为唯物主义者。不过,这位藏族兄弟在大峡谷中不知不觉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 将会时时温暖我那在都市中常会变冷的心,不去忘记保存善良和爱心。这也是半年来在雅鲁藏布江这条世界最高大河“探险”我最大的收获之一。——虽然更桑汉语很糟我藏语说不了几句。写这段话的前几日他从遥远的西藏打电话问候我是否回到湖北家中一切可好?我满腹话儿泪涌眼眶急了半天,两人却只是扎西德勒完了就说不清什么了……
那些天,人们“发现”大峡谷中确有传说中的大瀑布存在是一大新闻。在那个使我至今仍心有余悸的绿色峡谷中,当我和我的藏族兄弟更桑翻越又一座大山,又一次断粮蜷缩在山顶的帐篷里饥渴难耐耿耿难眠的时候,全国人民比我们先从CCTV的屏幕上看到了大瀑布。几天后,当我拐着双腿颧骨渗血面目狰狞心情恶劣地和更桑站在真切的大瀑布跟前,水雾扑面,惊涛震耳,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我们没想到的是:关于这的确是个奇迹的大瀑布,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在1999年岁首,又出现和美国人争谁第一个“发现”的局面,甚至扯到事关民族尊严……一切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我不知道,争这样的“第一”能给我们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争来多大面子?
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所谓“发现”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可笑!有点不久前让美洲原住民判处死刑的哥伦布的那个时代的怪味道。
也许,对于苏醒不久的中国探险,真诚直面自己的勇气更重要一些。
这很痛苦,但实事求是的素质才更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前进,高调一点说的话。
成熟的探险精神,才有助于我们的民族尊严。这与个人心愿及轰动效应应该无关。
有些东西该商业,有些东西就不该商业。
探险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勇气和来由,更需要真诚和气魄。
我们在大峡谷之前的两个月,一个美国人在大瀑布旁遇难了。早几年,一个叫武井义隆的大个子日本人,也在大峡谷遇难……虽然我个人一直对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好感,但我们应当对这二位勇敢者表示应有的敬意。
站在探险者的立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徒步大峡谷的日子,我一直视为一场比较苦的旅行采访,本质上与探险没多大关系,多了一些吹牛的谈资罢了。但我看到的这个世界第一大峡谷,撞到的这个有关探险的大事件,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
这段日子,将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一、已经是弹尽粮绝,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在漂。
从雅鲁藏布江源头终于漂到派乡那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我照例在没有险滩的时候掌舵。——冲滩的时候舵那是队长杨勇和队委幺哥专掌,我可不敢开这生死攸关的玩笑。就在几天前,冲朗县峡谷时,掌舵的幺哥还被浪子打到了水里,裤子被大浪脱了,绑在胸前的我的对讲机也没了。——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到大峡谷口的派乡,漂流就将停止,遵照有关部门的指示我们雅漂队改为徒步,水中的那份危险和刺激不再有了。
岸上出现几辆大客车,我们知道那是要“人类首次穿越大峡谷”的“国家队”来了。遇见同类,早已刀枪步入的我也有些激动,打正船头,和年轻的“小幺”、解放军一起冲着岸上狂喊……这支队伍里,有我几年前在神农架找“野人”时的朋友王方辰、杨西虎等。
漂到派乡,杨西虎等三人到江边来看我们,行贴面礼,但是,我们很快就感觉到了“国家队”的不友好。后来,CCTV记者马挥在他们的书里说:“在派区,我们远远望见宽阔的雅鲁藏布江上,小小的两点旗帜在水上浮动,我意识到,可能是雅漂的队伍。我一直都很关注他们的情况。此刻,他们已经是弹尽粮绝,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在漂。我就喊司机停车,要下去拍照。司机跟我很好,就停下来,大家就都下了车,朝江边走去。这时,就有人在嘲笑了。还有不知是谁大声嚷道:“你看,他们挂的是黄旗,要是白旗,我们就给他招安了!”而这时,江里的人扯着嗓子对这儿喊:“你们好!”但回答的,什么都有。我一下子就火了:“都他妈的闭嘴!谁再胡说八道,我就打谁!”
我也不知道是谁,不管谁,我就骂他。结果我这一叫,大家都不说话了。我就说:“当一个人拿着生命在做事的时候,他是值得尊重的!”有人就同意我了,说:“马挥说得也对!”就把这事给抹过去了。这时,江里的两条船朝岸边靠过来。船上共有十几个队员。岸边孤零零的,就那么几个接应的人。而我们,大队的人马,浩浩荡荡,以国家队自居,嘲笑人家。我心里特别难受,又特别生气。这样数十位记者,数十位科考队员,号称爱野外,爱探险,竟只有三个人想去看看,问问他们是谁,为什么漂流,去表达一点敬意。
没有人去,我就跟铁刚说:“我过去看看。”铁刚说:“你以私人身份去,这件事我们有规定不能报的。”我就带了照相机,不带摄像机。我想:这件事现在不报,不一定将来就不提到,现在有看法,不一定将来还是这种看法。即使将来还是这种看法,这在野外毕竟算一件大事,也值得记录下来。
雅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来是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支持的。但是政府也被骗了。成都(应为重庆——笔者注)的组织者一边组织人训练,一边拉广告,弄了些钱,全卷到个人的手里了,迟迟不启动。全国各地的队员在这种无奈的状况下就脱离了指导(组织)委员会,不要他们一分钱,自己凑钱,错钱去漂流。可能他们在拉赞助时抢了本来要赞助科考的一些钱,所以科考队怀恨在心,这时候,就有一种意思:是我带的记者,不能报你的。
我和海外中心的张军、环境报的杨西虎3个人去看他们了。我给他们照了相,我们每个人以个人的名义给了他们一些钱。这时候政府已经不让他们漂了,他们也无力再漂,前边太危险,他们走陆路,去看水。他们看的很认真。我们平均每个人都是4个民工,人家是8个人总共才3个民工,多么不容易!
他们中的几个我认识。晚上,我们住在转运站,他们也在那里的另几间屋子。这个转运站是平时往墨脱运东西的中转站,现在空着,可以住人。他们的队长杨勇就来和我聊天,讲了这一段的水情,告诉一些他们发现的情况,这时外边就吵起来了。一会儿梁文刚来了,对我说:“马挥,都快打起来了。”我问:“为什么?”他说:“都是因为你,他们要驱逐这些雅漂的,不许他们待在这儿。”我想,你轰我的客人,那是不行的,我们又聊几句,就说去他们那边看看。
第二天开会,专门把这事说了一遍。有一个报纸的女记者,领了他们过来,被科考队领导骂了一通。那意思似乎是中央台的不好骂,拿这女孩撒气。科考队里就一位杨逸畴教授有胸襟,与他们谈了些话。都是搞科考,没必要那样狭隘……”
……
这是一件让我想起来就觉得痛心的事。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雅漂回来,我患了足足有一年的“失语症”。
…………
在派乡,数数粮草无几,不敢稍歇,我们“雅漂队”第二天就早早出发进入大峡谷。沿江徒步三天走到加拉村,再清点粮草,全队20多条汉子这时只有80斤大米、20把挂面、12听猪肉罐头、5斤腊肉、50多块压缩饼干了。放开肚子的话,这帮饿狼两天就能干光……原计划不得不改变 。得撤走一半的人.
这时在加拉村,按我们的原计划不但请不到民工也补充不起食物。那几天,除了名头很响的“国家考察队”还有一支外国登山队,他们皆财大气粗,早已找光了民工,村里的物价也涨到匪夷所思的程度。这两支队伍的民工数是每个队员人平六个以上的民工,我们雅漂队是两个人也合不上一个,就这,还凑不齐。
无奈撤人的决定一出,谁走谁留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弟兄们在这条世界最高大河上此前几个月的漂流,可谓一直在生死边缘抗争,终于活着到了大峡谷,谁都想继续前进,圆这最后的梦。可现实是,不撤人,走不了几天就得全队饿死。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知道队长杨勇这时肯定是越熟悉的人越让你“顾全大局”,便早早提议让我和《黄金时代》记者黎文二人抓阄,谁运气好谁继续向前。反正已经决定分成两支的队伍一边得有一个记者,要撤出的非我即他。结果杨勇这厮开会时毫不顾及我俩多年来长江上的深情厚谊,毫无商量地宣布我留下,令我大为恼火。当时发誓就此绝交的心都有。呆坐加拉村老乡屋檐下结满白霜的那条跟随我三年多的看不出本色的睡袋里,我感觉冷到了极点,许久无语……十天后,我们分出来的二分队翻越多雄拉雪山来到以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而著名的墨脱。杨勇等8人继续沿江而行。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个围绕着海拔7782米的南加巴瓦峰的马蹄形的大拐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逆雅鲁藏布江而上,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也是雅江中部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从雅鲁藏布江源头再往上,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西端,围绕着世界第九高峰南加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竟然也有一个印度河上游冲过的马蹄形大拐弯。科学家们便奇怪:为什么同一山脉的两端会有两座山峰遥相呼应地对峙着?为什么这种对峙又几乎对称地被两条大河深切成马蹄形大拐弯峡谷?这是大自然偶尔为之还是深藏地壳运动规律?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是咱们这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和山脉,并且一直还在长高,一直被看成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金钥匙,这一西一东两个“地结”、两个峡谷,自然是最理想的“锁孔”。
二、 我和更桑组成的三分队继续沿江上行……这让我那久违了的有点亢奋的想入非非又开始萌动。真正的挑战来临了!前路上难以预知的一切,都将只有我和更桑来独自面对了。这种感觉让我着迷。
可以说十分轻松惬意的一段旅程,我们“雅漂”二分队很快就翻越著名的多雄拉山口,到达以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而成为某种象征的墨脱。在这个“锁孔”最繁华的地方墨脱县城我们度日如年。“国家队”因来自新影的队员谷全喜先生受伤,也一直在等待直升飞机接应。
我们“雅漂队”不会有人接应,只能自己靠自己。我们的原计划是二分队到达墨脱后相机接应顺江而下的一分队。当时死马当活马医地企望墨脱县城能和所属的逆江而上的最靠近白马狗熊的甘代乡有通讯工具,希望杨勇带领的一分队走出白马狗熊—西兴拉一带后到了甘代这个唯一可以补充给养的地方后,我们雅漂的两支队伍就可以互通信息。但到了墨脱才确知县里果然与甘代乡最快的通讯方式仍是——“鸡毛信”,十万火急的事,腿最快的好汉跑一趟也要十来天。
指望不到“鸡毛信”传来杨勇他们一分队的准确消息,我们这个二分队在墨脱也实在呆不下去。墨脱县城一袋方便面5-6元,一筒卫生纸3-5元,当地出产的味道发涩的香蕉也要1元一根,实在消费不起。只有赶快撤。资金一算,全体沿江上行接应不知要多久,买不起足够的食品。我们的民工也只有更桑一人了,只好又分出个三分队——全分队为我和更桑二人。我和更桑组成的三分队将继续沿江上行。
其余雅漂二分队的兄弟一个民工也没有,只有各自背起行囊翻越嘎隆拉雪山走波密尽快靠近川藏公路出去。墨脱这时民工奇缺,为保“国家队”所需,已征用了妇女。
在墨脱我们雅漂二、三分队反复商量的最后结果是即使我们全都赶到甘代,对杨勇他们也起不了多大救援作用,反而是个拖累。道理很简单:人越多,吃饭的嘴也就越多……还有,对于资金窘迫到羞于言说的我们,万一真要有谁出了事,伤一个死一个,背都没办法背出来,救什么救?没办法的。我们没几个民工,每个人早已负重累累……墨脱打听到的最重要消息是:杨勇他们一旦走到甘代,就可以买到粮食。这个消息促使我们做出了再分出一个分队的决定,这样的话,我这个单枪匹马的三分队已足以完成报信的使命。
众兄弟沿那条曾经通过几个小时车的公路奔向波密方向,我和更桑钻进丛林继续上行。一进丛林,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全是绿,绿的使人有点头晕。空气闷热而湿润,到处都弥漫着大林莽特有的难以说清的略带腥味的神秘气息。这让我那久违了的有点亢奋的想入非非又开始萌动。真正的挑战来临了!前路上难以预知的一切,都将只有我和更桑来独自面对了。这种感觉让我着迷。
走了不到十分钟就汗湿衣衫,两人很快就喝光了一军用水壶的水,好在不久又在丛林中找到泉水,我猛灌一气又装满水壶,这时忽然发现一只蚂蝗,“扎白!扎白!”——更桑惊叫,他昨日打水时惊叫着跑回来说看见了一条足有碗口粗的大蟒,今日便观察环境分外细心。
藏语叫扎白的蚂蝗就在我刚喝水的嘴边的石头上,伸着长尾扭来扭去,我也一惊,再看,水中石头上还有多多的蚂蝗崽儿,忙倒掉水壶里的水,找一确定看不见蚂蝗的地方仔细清洗,重灌一壶。
更桑说去年这玩意儿曾钻进一人鼻孔后致其死亡,那要喝进肚子岂不更糟?关于大峡谷蚂蝗之多我读过的有关文字中渲染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但此番进到大峡谷,一路上我此前只看到过一只,想想时间已11月,早已放松警惕。又见此物,顿觉浑身哪儿都不自在。忙急急行进,走出这段阴暗恐怖之地,到阳光地带互相清理衣服。虚惊一场,蚂蝗并未上身。倒是在更桑身上发现一只草虱子,这种大小如豆的虫子据说有毒但刚叮上人时浑然不觉,叫人称奇和害怕的是它一咬上你就拔不下来,更桑身上那只我是先用瑞士军刀的剪刀先剪断脑袋,再用镊子一点一点仔仔细细拔出肉里残体的。这东西简直防不胜防。现在,我的后背的肉里还有这东西的半拉脑袋。
更桑这天下午越走越慢,问他,指指胸口表情痛苦。他只懂几句最简单的汉话我只会讲打招呼的几句简单藏语,我俩比划了好半天我还是没弄清楚他到底哪里病了。我们的行囊都很沉重,主要有帐篷、睡袋、衣服、食品和我的一些谋生工具:200多个胶卷,2台佳能EOS1机身,1台尼康FM2机身,5只长短镜头,闪光灯,一台美能达傻瓜相机和GPS卫星定位仪,收音机,手电筒,地图,瑞士军刀,收音机,防水罩,采访本,资料,5.1斤重的曼富图三脚架等等。他背上的背篓里主要是食品:一箱10斤装的压缩饼干、15斤大米、10包方便面和帐篷、棉被等杂物,总共有70斤以上。这是我们走出大峡谷的全部给养。其余杂七杂八的东西在我那破得不成样的登山包和摄影背心以及腰包里归我背,有个五六十斤。
走走歇歇,更桑这天一直一副让我揪心的痛苦状。我告诉更桑不着急,走到那里天黑了就那里就地宿营……莲花生大师保佑,更桑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他的病只是因为中午告别时,大家在那个小店的饯行宴狠狠的奢侈了一回:不但可以饱餐方便面,每两人还有一个猪肉罐头……我食量小,更桑又背的比我多,大半让给他吃了,这些天,我们的体内都太缺油了,一下子进肚子的油水太多了,身体承受不了。给我们雅漂队当民工,也要比别人多受一份罪。每当想起更桑这位生死兄弟,我就有点心酸。
更桑来自几百公里以外的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来派乡做背东西的民工也才几个月。我两年前“徒步长江”时走过他的家乡,这使我们很投缘,认识没几天他就成为朋友。更桑说他再背完这一趟就不干了,打算用积攒的工钱做生意,他希望以后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公司。更桑只能讲一点点汉话,我们比比划划讲了半天才弄明白他所说的“公司”其实就是商店——他把所有商店都叫公司……我一路忙活着拍照,更桑总在前方不远处默默等我。更桑有一个让我汗颜的习惯:一路上,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山道上有可能挡道的石头踢开,以利后来者行走,大点的,脚踢不动,他就会停下来用手去搬。在大峡谷充满艰险的山道上,放下再背上行李,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这段山道,他和我一样在抱怨说使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在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著名难走的山道上,我和我的藏族兄弟更桑孤独行走,肉体饱受折磨,但心情愉快。
走到第六天,下午四点多钟,先是解放军赵发春,后是杨勇、人妖、广东人和波斯猫……众人终于陆续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谢天谢地!没少一个,胳膊腿也都还完整。见了我,嚷嚷着说在这鬼地方碰到熟人的机会可比遇见熊要小多了,哈哈哈哈哈哈,你小子竟真来了!就直感叹有好多天好多天只吃稀饭了……我拿出压缩饼干请他们吃,给杨勇时,这厮先还是向以往一样坚决不要。终于,在大家风卷残云的咀嚼声中,这厮还是忍不住说:老子也来一块,算是破了例……看来真是饿坏了……此君虽号称职业探险家,却对一切方便食品,罐头、方便面、饼干之类一概拒绝,说是早已吃伤了……在野外,我也从来没见着这号称“铁人”的家伙喊过饿,这厮能这样,看来这伙狼是真饿得够呛。
杨勇他们是几天前才和国家队的一分队分开走的。几天前,他们在翻过西兴拉山后,因为已经没有了粮食,而且体力也难以维系,放弃继续深入去寻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传说中的江面大瀑布,从西兴拉山口奔向墨脱方向有人烟的果冬村。
在大峡谷里的第20天,伤兵累累的第一分队耗尽了最后的体力,终于抵达果冬村时,村民为他们端上的两大锅包谷饭,不到片刻就被席卷一空,直看得那家门巴人惊讶不已。他们怎么会知道,这帮人已经断粮好几天了。
一分队计划沿江奔向墨脱去放漂流瓶走多雄拉返回派乡,我继续逆江而上奔向扎曲。
分手时,我很轻松的告诉他们,我看完大瀑布就到八一等他们,保证搞一瓶“江津白”等着大家。按当时只发现的一处大瀑布和我的位置,从图上作业来看,我肯定比他们先到。
这时,谁也不会想到,我们的再次相聚却是18天后在拉萨,我是最后一个归队的人。那个拉萨寒夜,队长杨勇,这个在翻多雄拉雪山时竟只穿一件T恤就过了的硬汉子没说两句话就哽咽了……毕竟,我们雅漂队虽然只有1万多元也还是走通了大峡谷,找到了藏布巴东和绒扎两处大瀑布群,第一手的大峡谷水情资料漂流者有了……而据报道,同期的“国家队”仅民工费就是40多万。
三、回望这段走过的路,我一直怀疑地追问高登,我们真的是从那条瀑布上过来的?就是那条吗?真好像就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11月22日 阴、雨 鲁古村——无名营地(3034米)
“他们人多多有了,打的我们不行……”更桑说。
“打就打,谁怕谁?我不管,我就不信了……”我怒气冲天,已经昏了头。
嘴上虽这么说,心里我其实挺虚。就凭我们两个,要跟整个村庄的人作对?显然是以卵击石,以草撞钟。
情况糟到了极点,刚从甘代乡过溜索到江这边的鲁古村,我们就成了全体珞巴村民的敌人。这可一点都不好玩。
我的向导、背夫、炊事员兼翻译官更桑同鲁古村当局交涉半天回来说:鲁古村当局不允许我们通过鲁古村地盘继续向前……弄不好,我们只有退回墨脱。更桑说:不知是村主任多拉还是村书记江巴还是副村长扎布已经放出话来:如果我们要是硬要往前闯,那么全村人就将暴力阻拦,只有开战了!明早,村里将有大批精壮汉子到山顶堵截我们……
事情说起来有点荒唐。昨天中午走到甘代乡,呈上在墨脱县换的“官防”,简单采访完毕,为赶时间决定即刻过江赶路。前行目标是江对岸的鲁古村,要从溜索上过雅鲁藏布江。这个溜索属于鲁古村,说是要每人收20元的费用。乡里和我同年出生的年轻书记反帝是个好人,帮着找人协助我们过溜索,又热情的吩咐乡里的电影放映员给鲁古村用藏文写了个纸。藏文条子上写着请村干部协助我们找个向导带路或详细说明前行路线,并且,每人只收我们10元。——因为即使在与鲁古一江之隔的甘代乡,从鲁古村再向前到扎曲的怎么走?他这个书记也不知道。
鲁古村到扎曲的这段路应该是一个难关,从墨脱和我同一天出发,现在在我身后的国家队的一支分队称之“无人区”,这几天,收音机里的新闻正在对我们将要面对的这段险途大肆渲染。
第一次过溜索,弄得我兴奋异常,从一根钢丝上滑过惊涛骇浪的雅鲁藏布江,
的确非常刺激,但却实在是有惊无险,并不值得大肆渲染,只是对心理承受力有点考验。溜索也只是当地人的日常交通工具而已,其实安全系数相当高。我们也从没有听到有过溜索遇难的纪录。送我们的扎西顿珠把我和大包行李捆在一起绑上溜索,我还担心太重压断钢丝,扎西顿珠一句:“两头牦牛都一起过去过……”,一下子就打消了我的疑虑,定下心来边滑边拍照片。可见人的准确判断能力在特殊情况下是很容易出现偏差的。
——谁知刚一过江,爬到村头,暴雨骤然而至,手忙脚乱搭帐篷时,村干部不请自到,看了乡里的条却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公章?虽有更桑翻译,但越解释越乱。村里一干人商量来商量去提出明日非要到乡里搞清楚才行。要命的是,要到乡里,如果他们派人送我们去的话,每人往返要收40元。如果他们自己去,要收90元。众所周知,雅漂队是把一分钱当成两半花的,并且我这时身上的钱已经少到让我羞于说出的地步,要不,也不会在乎反帝书记在那个条上写的减去区区20元人民币。并且,这一来一去就是两天时间……扯来扯去,弄得我心烦意乱又无可奈何,大有虎落平阳之感。暗夜深深,双方僵持许久毫无结果。不管怎样,我还是安排更桑按原计划去村里买糌粑以备“穿越无人区”之需。更桑到村里采购回来,紧张兮兮的说了那个坏消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瞩我把长刀拔出鞘来放在枕下…… 我却心静如水,很快进入梦乡。也许是累的。
从江边的溜索到鲁古村是一个大大的上坡,躺下很久全身还是湿的。昨夜,困境中,我奇怪地不用服安定片就也很快入眠。
这段插曲使我们遇到了后来的高登等三个珞巴小伙子,要不是这段插曲,要不是遇上他们我真的不敢想象。
“鲁古事件”今天以我掏钱而得到解决。
离开鲁古村就是几乎直线的爬坡,因为峡谷的落差实在太大,这一带的人走出的路已经不耐烦绕“之”字形,干干脆脆的直上直下。
下午2点,我们从海拔1600多米的鲁古村爬到3040米的一处无名山坡,浓雾骤起,大雨滂沱,不敢也无法再走了,只好手忙脚乱搭起帐篷赶快躲。突然间就冷得难以忍受。我在早上出发时穿的短袖T恤外面加上毛衣,蜷缩在帐篷里,心事重重,冲动得直想给人写情书。想想写给谁都不合适,脸色更加糟糕,更桑直问我是不是病了,非要冲出帐篷给我烧水喝,真是好兄弟。雨一直时断时续,帐篷里也湿漉漉的,雨点哗哗啦啦敲在帐篷上,每一下都似乎在撞击我的心脏。
4点多,雨小了,按我的作风是要再往前赶到天黑的,但高登说,再往前今天就没有水喝了。这可开不得玩笑,这些天来我们已经多次尝到了走到天黑却一直找不水喝是什么滋味。想了想,便同意了高登的意见,明早早起,赶天黑到巴玉。
高登是个好小伙子,早晨,他和两个同伴返回,正好我们可以同路,开始他和几个同伴坚持如果和同行的话还可以帮我们分背一点东西,但是要付如国家队一样的高价,口口声声说是没人带你们两个走不过的——这让我当时偏激地认为那是在敲竹杠。我们雅漂先“官办”后“民间”,出名的穷,我又刚在鲁古村被真的敲了竹杠,方便面都舍不得买,提起钱就恼火,就很不耐烦得说没钱没钱没钱钱的没有钱的没有钱的没有……他们三个走了不远却在一处缓坡等着我们行囊沉重的我们老牛般的爬上来,我上前痛饮了半壶他们的青稞酒胡扯了几句藏话说了我的藏族名字扎西次仁他们很快就视做朋友,边走边聊,不一会儿,高登接受了我的象征性价格愿意留下来和我们同行。
下午,扎巴次仁和另一个小伙子归心似箭,说是空手走赶夜路能到巴玉,我便送了一只手电筒让他们先走。高动留下来继续和我们同行。
11月23日 多云 无名营地——巴玉村
今天翻越各布拉山才使我真正开始尝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凶险。——这几天,每天都能从随身携带的短波收音机中听到我身后的国家队正将这一段称作“穿越无人区”,在大肆炒作。——想想也是,走在各布拉山的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回想从派乡翻越多雄拉进入墨脱和从墨脱到甘代的那些极端难走到即使西藏人也认为不可思议那些的险途,这时都成了阳光大道。在那些即使很多探险者也认为即使能走过一趟也值得自豪的山路上,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几年断断续续的“徒步长江”,使我对自己走山道的经验和能力有些自信到自负,但在各布拉山中,我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恐惧,身体多次几近极限。
高登他们几天前刚从扎曲方向过来,是西藏登山队的仁青平措和小加措率领的给“国家队”二分队送给养的民工中的一员。“国家队”二分队和我同一天从墨脱出发,也是逆江而上,他们人多势众也行动迟缓,一直在我身后……遇上高登是上天赐予我的福气,没有他,我和更桑贸然前行的话,很可能就会永远留在这段丛林,成为孤魂野鬼。从今天的情况看,如果没人领路,我们肯定会在那段丛林迷路。这样的话就只有三种可能:一旦迷路,运气好了转来转去,可能重新找到路遇到人,但时间一拖长,粮食耗尽,也走不出去,只有饿死。另一个可能就是路况不熟,一脚不慎,摔死。还有一种比较理想的可能,就是我和更桑在丛林中都能超常发挥,可以捉到野鸟野兽佐以野果野菜为食勉强活着,但我不知道我们多久才能遇到人多久才能走出丛林,因为如果没有人带领,这一段可是说是根本看不见路的。特别是各布拉山顶到巴玉村之间竟然是沿着一条瀑布状高悬的河流而下几个小时,按我以往的经验,这地方根本不可能走,必然另觅他途,而实际上正确的就是走这瀑布边缘,走别的,全是死路。后来回望这段走过的路,我一直怀疑地追问高登,我们真的是从那条瀑布上过来的?就是那条吗?真好像就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想起昨天晚上,躺在半山腰的帐篷里我的GPS卫星定位仪显示这天走的直线距离只有2.81公里。睡不着,聊到深夜,但也总不能肯定我讲的瀑布和高登讲的瀑布是不是同一回事?
几天前,我从新闻里听到了“国家队”在扎曲附近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床上发现大瀑布的消息,自然要去看,但具体位置在哪里?高登说,他早就看见过,但我怎么听怎么觉得他说的是另外一种东西。我是汉族,更桑是昌都藏族,高登是门巴族,一顶帐篷里三个人有三种语言,我一直没能让更桑和高登明白汉语的瀑布是什么东西,这语言障碍真是急死人。
今天天亮前我们煮了一锅稀饭分而食之,12点湿淋淋跌跌撞撞就爬到了各布拉山顶。雨在早晨停了,这场雨使旁边山顶有了雪,已白了半边。雾慢慢开了,散成了脚下峡谷中的层层白云。回首峡谷,云团浮动,豁然开朗。此时的峡谷深邃而空远,脚下的团团片片白云如千军万马奔腾厮杀,景致急剧变化成一幅幅罕见的绝景。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万种愁绪和莫名惆怅烟消云散。支起三角架拍了几张照片后,有了铺开防潮垫懒洋洋晒太阳的心情。
在山顶我们呆了足足2个小时才依依不舍下山。我真有点舍不得走,躺着晒太阳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跟这帮疯子漂这雅鲁藏布江?为什么要不管死活地走这大峡谷?不知道。我真的说不清楚……没有人逼着我来。那我为什么要来受这份罪?拍照片?写稿子?这些都不是充分理由。但是,我知道,现在,我躺在各布拉山口的这种愉悦很难有,不来这里就永远也不会有。我喜欢。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我清楚,这趟走出去了,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事情,我还会丢下一切不管不顾即刻上路。这就够了。我不愿再想了。我知道自己什么德行。我可不想成为哲学家。
下山的路阴冷、潮湿且危机四伏。下了一段很陡的坡后,我们开始绕着山脊走,坡度缓了,但是湿度很大,滑得人难以站稳,走得跌跌撞撞。森林时时浓密到真正的遮天蔽日,干枯的死树不是挡住去路,好几次,“路”就在树洞中穿行。视野所及,大大小小种种奇形怪状的植物尸体横七竖八。原生态的森林过熟到处处散发着腐败的气息。这里的一切都在自生自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走这一趟,可能会使我对大多数植物丧失好奇心,所谓见怪不怪了。
下午4点多,我们开始沿一条山间河流而下,几乎可以说是无路,这条河其实就是一个个连续的瀑布。在水流和大小石头之间,有两次我真的双腿颤抖。
从各布拉山口向下,爬完那条瀑布般的河,又有了断断续续的路。
相对于猴子般手脚并用的“攀岩”,能在有路的地方行走,简直就是享受。
夜色如墨,正可谓伸手不见五指,这段路虽然走得跌跌撞撞疲惫不堪,却很轻松。高登对这里很熟,可以说没什么危险了。只要跟着高登的手电筒光,机械挪动双脚就行了,精神不必再紧张——走这样的路,人能深深体会到精神折磨远比肉体折磨要严酷得多,要难以忍受得多,要考验人得多。
天黑以后,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巴玉村高登哥哥家的灯光。
如豆灯光出现的那一刻,我的脚和膝盖突然猛地开始抽疼,双腿也似乎在一瞬间灌上了铅,强烈的疲惫更加猛烈地攻击我的意志,身体是一步都不想动了。我不断自言自语:坚持,再坚持,马上就到了……那天最后的十几分钟,我的意志几乎完全被潜意识里的懦弱和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所打垮——我是以一种前仆后仰的可笑姿势踏进木屋的。
没想到,屋子里却热热闹闹围满了人。有四张半熟的脸格外显眼,不用凝视就可以看出是“国家队”一分队的几位。他们和当地的门巴人一样对我们这三个突然闯入者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兴趣。我也早已习惯免去不必要的客套,接过主人的茶水先痛饮一番再说。饥饿和干渴这时都强烈到使人脑袋发木。
这些天来,一直和更桑以及高登等以藏语为母语的人在一起,除了简单的日常用语,一直无法进行深入的交谈, 憋坏了。终于见到可以畅快说话的同类,我赶忙打听我最关心的大瀑布。——绝对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几位所在的“国家队”一分队又发现了瀑布群,并且是比绒扎瀑布群大得多的瀑布群……可惜,几位也许是累了,不咸不淡地没说几句,就都早早睡觉去了。
痛痛快快放开肚皮吃了几大坨糌粑、喝了几大碗白菜汤,抹抹嘴放下碗,我打开睡袋早早睡觉。主人给我指了指火塘边靠窗的一块大木板,那是我今夜的床。——我知道那是这间屋子最好的宿处,心中一阵感动。但凭经验我点点头什么也没说,欣然受之。——同我去过的很多“荒蛮、僻远之地”一样,别说有高登带领(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好像也并非高登的亲哥哥家,哥哥只是一种称谓),就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对于贸然闯入的陌生人,主人也一般不会问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就会给你最好的食物和最好的宿处。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根本不会去关心这些。你不讲,他们也就不会问。你来了,就是客人。他们是好客的人,他们只是默默地下意识的本能作他们认为应该作的事情就是了。你甚至也很难从他们的目光中找出特别的东西。他们把你当作的仅仅就是——人。人。我们都是人,这还不够吗?就是这样。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对吧?仅此而已。——这也许就是我总喜欢一趟趟地到一些难以抵达的地方游历的原因吧?
在城市,我常常以为人之初,性本恶。在这些地方,我信孔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
更桑一边吃饭一边用藏语和一屋子当地人热烈地交谈着。这些天,在语言上,更桑也许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终于有了可以毫无障碍的交谈对象,痛快至极。人实在是个群居的动物,几天不让你好好说话就会受不了的……看得出,这天更桑说话的欲望竟然比食欲要强。我无人交谈,钻进睡袋拉上拉链,叮嘱更桑好好问问瀑布的事就闭目而眠。说实话,我对更桑是否能问清瀑布不抱多大希望。这些天,虽然我费尽口舌讲了很多,但还是不能保证他和高登是不是已经明白我说的大瀑布是什么意思?更桑能明白的汉语和我能使用的藏语尚无法使我们互相明白瀑布这个并不常用的词儿。一路上连比带划,更桑和高登后来似乎已经明白了我说的瀑布的样子就是水轰地一下子下来了,高高的……但他们明白了我要找的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大瀑布而不是别的吗?在大峡谷,高悬崖边的大小瀑布多极了,随处可见。下午,在路上,高登还给我讲:轰,高高的,多多有了,门中,一、两个小时就有……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亲自去过,肯定能带我找到的,并且多多找了。他越说的肯定我反而心里越七上八下。
但是,我知道,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到达大瀑布的。虽然现在只有听天由命。
四、看到藏布巴东瀑布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份悸动。胳膊腿都扎扎的疼……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活着出来。只要再来一场大雨,老天就可以把我们灭了。
11月24日 雨、多云 巴玉——错代营地
昨晚,在人群中我的睡眠很好,躺下不一会儿,体温还没有烘干被汗水浸湿的内衣,我就睡着了。
梦中,我被扑上船头的巨浪惊醒,浪涛把我的宝贝相机打到了船舱里,弄的我浑身精湿。
醒来是一身冷汗,贴身的衣服实实在在真的又被汗水弄湿了。
峡谷里传来实实在在的涛声,巴玉村下的深处就是雅鲁藏布江。静静寒夜里,涛声震耳。从声音听来,这一带江水流速就决不会低于资料上的每秒16米。打开GPS定位看时间,还不到4点,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开始强烈地思念每一个我认识的好人和坏人。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爬起来披挂齐全,绕过满屋横七竖八沉睡的民工,想去拍些照片。轻手轻脚出门四周转了几圈,一片混沌,一切都白茫茫一片,阵阵细雨丝丝落下,十几米外的木屋也是时隐时现。
拍不成照片,什么也做不成。只适合胡思乱想。
天真正亮了起来,我胡乱拍了些照片转回木屋,和独自在台阶边刷牙的一位“国家队”的清瘦的先生搭上了话,颇感投机。他告诉我说他们今天就要回营地,而从他们营地到达新发现的大瀑布也就一天路程。——这对我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四顾无人,他甚至还和我互换了名片,他是新影厂的何雄鹰先生。
早餐竟然是真正的大米饭,还有香极了的白菜汤,可惜因为买糌粑耽误了一会,
我刚吃了半碗就要出发了。生怕被人家拉下,忙喊更桑即刻上路。仍是白雾茫茫,小雨时断时续。我用防水袋一一扎好摄影背心里的4大小相机,大背囊里的200多个胶卷也早已有三层防水措施,在这点鸟雨能奈我何?心里有了底,心情也明朗,脚步轻松,一个小时以后就上行到了一个叫阿资登的小村子,这里住着一分队的另一些人。更桑也问清楚了,“国家队“一分队已经在上面的营地呆了好几天了,巴玉和阿资登的这些人大约是到巴玉这边拍溜索的。
从阿资登又进入密林,爬向山顶。
高登哥们这时已经又给“国家队”作民工了。一路同行,不断给我送来藏白酒,痛快!几位门巴或者珞巴姑娘也不时给我一把把煮老玉米下酒,也是美极。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煮老玉米。这大峡谷人把老玉米又煮又炒,竟也弄成不亚于我在城市里喜食的煮嫩玉米的美味。我又学了一招。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呀。路上,“国家队”一位穿迷彩服的汉子还给了我几块牛肉干,这些我在城市拒食的这小零碎此时入口简直就是仙品。可惜,他很快就又走到前方和他们的大队人马一起去了。“国家队”的人皆空手而行,我和更桑负重累累,一路还要不时拍照,,自然追不上,可惜呀!可惜。“雅漂”半年,人穷志短,我早已学得不会客气,练就了最灿烂的媚笑(最灿烂为罗浩语,媚笑出自损人张涛鸟嘴)。和我走在后面的一帮门巴、珞巴哥们又给了我几个大萝卜,能补充一些叶绿素,也非常美妙。
一路上,滚动的白雾散开了好几次,江对岸的夺嘎村从树丛中扑入视线,点点木屋仿佛浮在云端,云端上面却是雪山,虽难识峡谷真容,但一切可谓心旷神怡。
今天是我和更桑单独行动以来最轻松的一天,下午五点就到了宿了营。
营地在一处山坳。——这个地方当地人叫错代,大峡谷很多地方并非想象中得那么“空白”。当地人早已给很多我们看来需要“探险”的地方命了名。——我很自觉地在距“国家队”营地大约一、二十米的地方停住脚步,搭起帐篷,和更桑架桶造饭。
一切都湿漉漉的,半小时后我们生着了火。一小时后就吃上了萝卜稀饭。一切都很愉快。
“国家队”有个伙计大约是到我这里旁边的林子去方便吧,走到围着残火正大啖萝卜的我旁边,忽然来了一句:那地图是你偷的吧!?
听到“偷”字我一愣,顿了大约有一分钟才反应过来。——那人说的是那张地图的事。
这不是侮辱我的人格吗?难道我是一个偷东西的人吗?
没等我说话,那人又说:本来打算要报案把你们人抓起来的,管图的人气死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我有点火了。
这哥们也许只是一片好心提醒我。说起来,他还是今天唯一一个到我的帐篷边说话的“国家队”的人。——说来也许是我的错:当时在加拉村,杨勇刚把我分到二分队让我们重返派区,我正气得胡乱转圈恨不得打他一顿的时候,一个“国家队”的民工大约看我不时胡乱用藏语和人搭话,上前神秘兮兮地把我拉进一顶帐篷,从怀里掏出一张墨脱县地图给我看,说是他以前到墨脱县背东西时从一栋废弃或者倒塌的房子里捡来的。我拿来一看大喜,讨价还价半天,15元人民币不行,又抢来的一双黎文的军用胶鞋加上,才成交!当时我的确没有当回事。那张图虽然也标着“密”,但比例尺还没有我“徒步长江”时从测绘局买的地图详细。
尽管我刚对杨勇没有让我和黎文抓阄决定决定谁走白马狗熊耿耿于怀,尽管那时候我看谁都不顺眼,但想想杨勇他们一分队将要比我们分出来的二分队要艰难得多,就给了他,这样能增加一些安全系数。按当时的说法,一分队要走白马狗熊是从未有人走通过的“无人区”。我们二分队走墨脱县城这边相对要好得多。杨勇拿过我买来的图也没怎么当回事,随手就把那张我们原有的摄影家吕玲珑用过的一张需要拚起来看的图给了我。
情况似乎是杨勇率领的“雅漂一分队”实际上一直和“国家队一分队”形影不离,有一天,杨勇大大咧咧看图时,出了事……那张图也可能的确是那民工偷国家队的,而不是从墨脱废墟捡的……
我耐着性子解释:怎么会是偷?最简单的道理:要是偷的话,杨勇看图怎么会让你们发现?……那人后来的意思似乎是说我指使那个民工去偷的图。我更加觉得匪夷所思:我那来那么大本事去指挥一个素不相识的民工?收买?我收买的起吗?我记得我表明了我的愤怒,“国家队”那个伙计在我印象中,也再没有多言就走了……我能清楚的记得的是:那伙计走后,我一下子没有了大啖萝卜的食欲,钻进帐帐篷躺下,心中直想流泪。
本来我打算吃完晚饭,不管遇到什么眼神,也要厚着脸皮到“国家队”的营地好好问问到大瀑布的详细路线。我不能为了面子不要命。但后来我起来又躺下,躺下又起来,还是没有动。
天黑以后,高登和几位民工哥们钻进我的帐篷聊天,令我感动地又给我“偷”来了几个大萝卜。我悲哀的想,如果这萝卜是“国家队”买的,那这可真叫“偷”了。说来说去,我还是和“偷”字脱不了干系。哈哈哈哈哈哈。呜呜呜呜呜呜呜……
11月25日 雨 错代营地——无名营地
凌晨二、三点,一阵擂鼓般敲打帐篷的雨声把我惊醒,赶忙起来把相机胶卷挪到中间的兽皮上,就再也睡不踏实了。朦朦胧胧中,天总是不亮,找了根树枝叨在嘴上聊解烟馋。断烟了,从昨天下午就断烟了,在巴玉村的时候,更桑帮我问了半天,成都卖1元多的“白芙蓉“这里要5元。摸摸兜,想了想,此时此地,只有忍住恶习吧,找瀑布要紧。5块钱对我这时是个大数目,起码能换一天口粮。
雨一直没停,到下午一点,清点食物有点不妙:全部的食物还有4袋方便面、一个红烧肉罐头、大约半斤腊肉、半斤大米、几个萝卜、几斤糌粑。在鲁古村似乎丢了一些压缩饼干和豆腐干……我决定不能等雨停了,再次仔细包装好胶卷相机,即刻冒雨上路。
经过“国家队”营地时,我惊异的发现竟有一架摄像机对着我和更桑。我恬着脸又问了一遍路,有人搭话说你今天肯定到不了,只能到山那边的营地。我问好走吗?好走。翻过山一直下就是了。——印象里,这是“国家队”唯一对着雅漂队的镜头。为什么呢?是不是我和更桑要是完蛋了,可以作为一个“民间的”、盲目的、不冷静的、送死的、无知的、草寇们莽撞不科学的证明?哈。
上山的路布满“国家队”前几天下来时的痕迹,没怎么费周折,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爬到了山顶。又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翻过山下到了一处有“大白兔”糖纸、塑料袋,篝火黑灰犹在的营地残迹。更桑问:还走不走?
走!我毫不犹豫地说。
粮草不多,赶一点是一点了。
继续前进了几十米,脚印却好像分成了两股,一条顺沟而下,另一条却是沿着与山脊平行的山腰走向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我决定继续顺沟而下。我自信我的打探结果,一直下下下,下到沟底就是瀑布了,哈哈哈,没想到这么得来全不费功夫。
根据我从国家队打听到的情况,路应该是一直顺沟而下。翻过山,沟底传来的涛声就似一阵阵闷雷,听起来,最响的也就在脚下的沟底。感觉上,瀑布也就在脚下的沟底。因为一直在下雨,沟底腐殖质上的脚印时断时续,有时看来根本就没有。
目测看来,这天是肯定下不到谷底,但走一点是一点,明天应该是没有问题。更桑在我背后不时嘀嘀咕咕,说他从民工那里打听到的是意思思(我和更桑之间的藏汉夹杂语,大意为好像、大约、也许之类)平走一段再下的……
路究竟怎样?不能肯定,
按照我的意见我们下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却完全走不动了。
一个悬崖挡住去路,这一直顺沟而下也一直看不见一点有人走过的痕迹,也没有“大白兔”。
理智使我们退回,又按照更桑打听的结果顺那条和山脊平行的山路上行。
这条路很清晰,我走的嘀嘀咕咕,我疑心这条路是“国家队”一分队从白马狗熊那边下来时的路,但也只好如此,先走走看了。
走了大约1个小时,过了一个巨大的滑坡区,我们发现了一个似乎搭过帐篷的地方,地面上还有一些有外文残片的东西。
“印度人,印度人来过的……”更桑把一切外国人都叫印度人。
更桑从“国家队”的民工们哪里知道,有几个外国人不久前也来过这里。我和更桑四周找了半天,没有发现水源,真不知道那帮老外为什么要在此扎营?也许是象我和更桑多次经历的那样,天黑了,没法走了,只好爱哪就哪随便对付一夜了。
我和更桑发了会呆,决定沿着这条有过人迹的小路继续向前。
又摸摸索索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路总一直还是上。算算时间,天就要黑了,不敢再走了,赶忙撤回那个有水的营地残迹处,我称之为瀑布A营地的地方。
下午从错代营地翻过山口,我们就感到了瀑布的气息。峡谷底部江水的巨大轰鸣声就象同时有好几辆火车在疾跑,听的人一阵阵燥热心中又惶然。找路的时候,我们甚至看见了峡谷底部浪涛形成的白雾。目测看来,从营地到峡谷底部水雾处的距离也就有几公里。坡度几乎是垂直的,从瀑布A营地看谷底就好像站在摩天大楼顶上俯瞰大街,不同的只是这里是满目令人陶醉的绿,而城市里是让人心浮气躁的五花八门。
山在这里成“之”字形,俯视峡谷,两边的绿山和裸露石壁真正的似刀砍斧劈。从瀑布A营地看去,江对面是一面巨大无比的道道绿痕夹杂的石壁,石壁上面是浓浓的雾。雾在不停的动,露出过几次白。我开始以为那是白云,仔细一看,竟是雪山。当时我心中涌起的词只有一个震惊。这一段峡谷可谓威严、沉重和轻灵、俊秀之类的不可思议交织结合的让人有些恐怖的混合体。我想地球上恐怕是再也难以找出比这里更奇怪的的自然景观了。——这里也正是这个世界第一大峡谷最核心的地段,峡谷深达6009米极端值也正是在这一带。
瀑布就在脚下,却不得其门而入,有点折磨人。
我们撤回营地是下午五点多,营地离山顶不远,GPS接受的信号又快又好,我测出此地经纬度29`47’48N,95`11’06E。日出8:13,日落18:40,到巴玉村直线距离3.97公里……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决定更桑留下来做饭,我解除身上摄影背心、腰包等等20多斤杂碎,持长刀再次沿山沟而下找路。
越往下,密林中的腐殖质越厚,树干树叶上寄生的不知名的低等植物也越多,但没有什么危险,长刀砍路,手里一直有树根、草根、树枝之类可抓。只是,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林子实在太密了。
从上次我们探路的尽头又走了大约一刻钟,我就已经肯定顺沟而下的这条路绝对不是“国家队”到瀑布的路,因为着一路上既看不见树上刀砍的痕迹,也没有“打白兔”糖纸、牛肉干包装袋之类的遗留物。——从阿资登到错代营地再到瀑布A营地,我和更桑就发现了这个绝妙的找路方法:凡是“国家队”走过的地方,一定会有这样的东西。
而顺沟而下这么半天,既没有“大白兔”,也没有“牛肉干”,什么也没有。我平静下来决定还是继续向前看看,虽然可以断定路不是这里,但从闷雷涛声和不同方向看见的沟底白雾看,一直下到底部应该就是瀑布的所在。我热切地想,没准我这样一直下下下,也能找出一条新路来。实在不行,能找到一个制高点了望一下也好……又下了半个小时,我彻底放弃了沿沟而下的想法。这半个小时我实际上也只下行了一、二百米,这样的速度不管能不能下得去,我都耗不起。GPS显示,时间已时6:20。20分钟后就是日落时间,我悻悻返回营地。
一回来,更桑就急急地对我说:方便面的二袋,罐头的一个,米的意思思一把,糌粑的吃一顿也要稍稍的……,吃的没有了嘛,去不了的吧,巴玉的回去吧……我安慰他说:不是还有一砣腊肉吗?——雅漂半年,这腊肉早已弄得我象杨勇对方便食品的感觉一样,饿死了也不想闻那味道,吃腊肉一直是更桑的专利。
更桑拿起那砣腊肉对我笑笑,我也笑了。那块腊肉只有两个烟盒大小。
我们围着一颗极粗的松树吃完了半压缩饼干桶的稀饭。我大方的下令给桶里加了一个萝卜,半个罐头,说是今天辛苦了,要吃的饱饱的,明天好去看瀑布。更桑见我主意坚定,就再没说打退堂鼓的话,继续和我商量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路。
雨一直时断时续,好在一直不大。
探了一下午路,羽绒背心全湿了,裤子也湿到了内裤。
钻进帐篷换上毛衣毛裤,还是好久没有热气。
躺下,日记不想写,也睡不着。懒洋洋躺着,一直到过了11点才觉得有些暖意。
躺在湿漉漉的帐篷里,我把相机和胶卷用衣服重新包裹塞进睡袋放在胸前,和更桑继续讨论:根据我打听的结果,路就是翻过山脊一直下,而更桑问民工们的结果是到这个营地后,还有一段“意思思”的平路,然后再朝峡谷底部下。实践证明,我的一直下,是此路不通。那么,明天就按更桑的意思先“意思思”上,然后再作决断了。反正我就不信我们找不到大瀑布。
11月26日 雨、多云、晴 无名营地——瀑布a营地
这些天一直睡眠质量不高,总胡乱做梦,很多已经从记忆力消失的细节在梦中奇怪地如看电影般再现,真切到触手可及。那晚的梦让我流泪。
感觉一直在半梦半醒间,4:30我干脆把帐篷后门打开,脑袋伸在外面看星星。夜色里,令人欣慰地好几次看见了星星。这意味着,有天晴的希望。
天亮前大约半小时,我先爬起来生火做饭。虽然雨仍时不时嘀嘀嗒嗒,但头顶不时出现一个个深蓝的洞,那是真正的蓝天。我心里有了底,有这些深蓝色的洞,天气很快就会好的,老天会厚待我们的。
早餐我信心十足地加了最后半个罐头和最后那把大米,但胃仿佛是个无底洞,感觉还是半饱。要是有几块压缩饼干就好了,可惜早没有了。
吃饭的时候,更桑再次对食物的短缺表示了担心,说,去不了就不去了。我说了一句,不行,这是我的工作,他就没有再言语,按照昨晚最后的安排,抓起长刀再次顺沟而下探路去了……之所以让更桑再次沿沟下去探路,是为了稳妥再稳妥,虽然我有漫长的徒步长江的以及神农架找“野人”的经验,但和在山区长大的更桑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更桑实在比我经验要更丰富。
大约一个小时后,更桑返回来肯定地说:不对,肯定不对,大白兔没有嘛!
我让更桑休息,拿过长刀,沿着与山脊平行的那条山道去看,走到一个泥石流沟,顺沟下了半个小时,绝望而归。
更桑接过长刀,再次前往,说:我多多走走看了……我无聊地看守营地,能做的就是写日记。
下午一点多,更桑终于满面灿烂地回来说:“好啦好啦,大白兔多多有了……我们决定即刻拆营启程。
必须轻装前进,我们决定帐篷只带内罩,外罩免了;睡袋只带一条,两个人挤了,越往下海拔越低,应该不会冷;胶卷,我想了想,还是把没拍的和拍过的都带上了……留下的东西,找了一个树洞藏好,反复看了地形,免得回来自己也找不着了。为了慎重,我还在采访本上画了个“藏宝图”。虽然这里可谓人迹罕至,我们还是给可能的“过往君子”写了个纸条,希望万一有人发现也别动我们的东西,更桑用藏文翻译了一遍写在后面。
因为这条路我和更桑都已经走过两遍,这天各自的负重也比过去都轻了很多,虽然一路上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的滑坡,但我们可谓飞驰。
白雾一直笼罩着对面山顶。这白雾其实也就是云。白云里面不时露出更白的雪山。白的刺眼,转瞬又被浓浓的云遮住……绝景我无暇拍照,只顾走走走。想着回来再拍吧,现在是先找到瀑布要紧。
走着走着,天完全放晴了。头顶一片瓦蓝。对面能看得见的山顶上面的雪山仍在浓雾里,象一位含羞的美女,一直盖着好几层厚厚的浓纱,难见真容。
健步行走大约一个小时后,与山脊平行的路我们走到了尽头。从脚印看,脚印改为顺一条泥石流沟而下,我看了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条泥石流沟甚至比鲁古到巴玉的那段瀑布之路更陡,几乎就是90度。最糟糕的是:这条在这个枯水季节干涸的瀑布或者说泥石流沟走起来除了大石头就是小石头,没有任何树枝荒草之类的东西可以攀抓。
看来得改攀岩了。我们小心翼翼忐忑不安顺沟而下。不时需要手脚并用。我不断喊“稍稍的”(我和更桑创造的语言,意思为小心、慢慢的之类的意思)。与其说是提醒更桑,不如说是安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室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室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