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搜索

援藏十年:林芝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今天的林芝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今天的林芝繁荣昌盛,百舸争流。林芝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目睹这10年的巨变和现在万众一心在全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万千景象,都从心底里感言:“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央的关心,全国人民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人民的无私援助和全地区人民的共同奋斗!”

  人们还记得:1994 年那个火红的七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犹如阵阵春风吹拂万里高原……

  “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又恰似春雨滋润西藏各族人民的心田……

  10年来,对口援助林芝地区的广东、福建两省,尽管各级党政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却始终按照中央的决策,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高度,一如既往地关心西藏,援藏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支援林芝的力度一期胜过一期。广东省先后投入9.87亿元,为林芝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了439个项目,为西藏自治区教育基金捐款1亿元,为昌都地区教育基金捐款3000万元;福建省先后投入援藏资金6.9亿元,为林芝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了478个项目;广东省先后有13位省级领导、120多位厅级领导,福建省先后有15位省级领导、160多位厅级领导进藏考察指导工作,现场解决援藏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援藏工作实现了从注重形象工程向培植财源、增强造血功能转变,从单一的项目和干部援藏向项目、人才、技术和管理援藏转变,走出了一条起点高、力度大、领域广的援藏工作路子,使援藏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广东、福建两省分别先后选派的四批123名和133名优秀援藏干部,肩负重托,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林芝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孔繁森、李素芝等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在工作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认真实践“老西藏精神”,虚心向林芝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学习,乐于吃苦,勇于奉献,心贴林芝,实干创业,造福于民。在林芝地区17.1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民族团结丰碑,在林芝地区16万各族人民的心中树立起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为“一加强、两促进”历史任务和林芝地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及在全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是么?记者从林芝地区的一份《关于广东福建两省援藏工作情况报告》中获悉: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广东、福建两省的援藏干部不仅把沿海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拼搏精神带到了林芝,而且经过广东、福建两省人民的大力援助和全地区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地区GDP连续10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4年,全地区GDP达到22.5亿元、税收1.1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46.5元,其中人均现金收入1739元,较2003年分别增长37.6%、35.07%、17%、12.84%和15.78%;共吸引社会投资5.95亿元,占地区总投资的24.25%,较2003年增长196.02%。截至去年年底,全地区个体工商户达4819 户;社会需求不断增长,仅援藏投入就带动社会消费近3.88亿元,较2003 年增长14.7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储蓄额、人均住房面积、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民营企业纳税、小城镇建设、小康村建设等10个方面居全区之首。由此,林芝地区成了西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

  记者在林芝地区采访,只要一提起广东、福建两省10年援藏取得的成绩,那里的各族干部群众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数不胜数的援藏工作辉煌面前,林芝地委、行署的领导高度地将其归纳了以下8个显著特点:

  ——10年援藏,巩固了林芝地区农牧业基础地位,推进了产业化进程。广东、福建两省一批批援藏干部,始终坚持把巩固和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援藏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他们更是把援藏项目和资金重点投向农牧区和农牧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进一步加大了对通电、通水、通路、通广播电视及农房改造、乡村小学、农田基础设施、小城镇等方面的建设,使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援藏工作以米林农场、朗县、米林、工布江达、林芝县高优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大农林牧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品种改良,有力地促进了林芝地区传统农牧业向生态农牧业、观光农牧业、效益农牧业转化,促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牧区产业化进程。

  ——10年援藏,推进了林芝地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广东、福建两省援藏干部对林芝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他们针对地区教育、医疗卫生体系较为落后的现状,将援藏资金重点向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上倾斜,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先后新建了地区文化会展中心、地区群艺馆、地区二中教学大楼、地区广播电视中心、地区图书馆、地区体育场、妇幼保健医院大楼、各县、乡、村文化馆(室)、乡村希望小学等几百个项目,并对地区一中、人民医院进行了扩建,添置了教学、医疗设备。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林芝地区文化、教育、卫生条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巩固了思想文化阵地,有力地促进了林芝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10年援藏,壮大了林芝地区的特色经济,增强了发展后劲。按照林芝地委、行署提出的“把林芝建成绿色生态地区,藏东南的经济、旅游中心”的发展定位,两省援藏干部在工作中,紧紧抓住培育生态旅游支柱产业这个重点,大力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开发了鲁郎林海观光带、尼洋河风光带、邦杰塘草场风光带、雅鲁藏布大峡谷、比日神山生态景区、秀巴千年古堡群、阿沛民俗文化村等精品旅游景区、景点,修建完善了一系列包括旅游公路、步行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及垃圾处理、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和环境治理、旅游展示、咨询服务及安全保障设施、旅游商品开发项目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使林芝地区重点景区的游览、观光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林芝地区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林芝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效地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增强了林芝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为壮大特色经济作出了贡献。

  ——10年援藏,使林芝地区的招商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取得了新突破。在援藏工作开展中,广东、福建两省援藏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内引外联,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力度。在福建省援藏干部的努力下,近年来,为林芝地区引进巨资,建设了集会议、商住、娱乐休闲、健身保健于一体的福建大酒店,并利用厦门经济特区这个“窗口”,组团参加“9·8”经贸洽谈会,成功地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在林芝地区首届杜鹃花旅游节期间,他们又与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日本诚高产业技术株式会社等5家企业签订了5个总投资额巨大的协议。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积极为林芝地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去年9月,林芝地区在广东举办了首届经贸洽谈会,签订了涉及林芝地区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藏药业等项目协议16个,协议总金额达2.8亿元。他们在积极引进广东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藏药资源、农牧业资源的合作开发的同时,还把广东援建的一批旅游宾馆、景点的经营权实行公开招投标,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这些援建项目的后续管理问题。通过这些项目、资金的引进和落实,提升了林芝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为林芝地区的对外开放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0年援藏,加大了人才智力援助力度,增强了林芝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广东、福建两省在援藏工作中,坚持把智力援藏和科技援藏作为援藏工作的一项重点,逐年加大智力、人才、技术援藏力度。福建省先后安排和录取了几百名林芝地区干部职工及高中应届毕业生到福建师大、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学习地区紧缺的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建筑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广东省为加大林芝地区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安排100多名干部到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医学院、华南师大等院校进修、培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还专门为林芝地区珞巴、门巴民族干部开办了大专班。与此同时,广东、福建两省还积极选派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企业管理、法律、工程设计等各类技术人才到林芝地区帮助工作,并通过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形式,每年组织部分受援单位干部到两省交流学习。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援藏工作,帮助林芝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型、管理型专业人才,缓解了林芝地区因人才资源匮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既拓宽了援藏工作渠道,又使林芝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极大地增强了林芝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10年援藏,极大地促进了林芝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同时激发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一批批援藏干部把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林芝地区的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针对农牧民群众商品观念淡薄,农牧区商品流通较为原始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建设,在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和住房条件的同时,大胆引用内地赶集经验,在各县推行农牧区集市贸易制度。通过建设小集镇集贸市场,培养农牧民经纪人,举办集市贸易活动等办法,促进了林芝地区农牧民群众商品意识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牧民从过去不经商、不打工、惜杀惜售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走进市场,使非农产业收入得到了明显上升,以劳务输出和采集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城镇服务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当地农牧民群众仅在广东、福建两省援建的项目建设中,劳务收入就可达项目总投资的8—5%,每年可增加当地农牧民现金收入5000多万元。在援藏干部们的影响、带动下,当地干部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开拓进取意识不断增强,“等、靠、要”思想有了明显改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得到充分发扬。援藏干部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还根据实际情况,抓建章立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10年援藏,更进一步地加强了民族团结,融洽了民族关系。通过援藏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使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深切地感受到了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广东、福建两省一批批援藏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农牧区访贫问苦,扶贫济困,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当地干部和农牧民群众也视援藏干部为亲人,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在林芝,“三个离不开”的动人场面处处可见,从而进一步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0年援藏,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10年来,援藏干部们始终坚持把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为基层组织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了力量。随着基层工作条件的改善,广大干部职工更加安心基层工作,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热情更加高涨。在努力改善农牧区乡村基础条件改善的同时,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一道,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先后推出了林芝县邦纳村、公众村,朗县达木村、聂村和波密县扎木镇、工布江达县阿沛村、朗色村等一大批基层政权建设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牧区的坚强领导地位,实现了乡乡有党委,村村有党支部,自然村有党员的目标。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张德江、黄华华等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卢展工、黄小晶等,对第四批援藏工作又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全省和援藏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确保援藏工作的连续性、实效性,创新援藏工作思路,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再创援藏工作新辉煌。在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之际,中共广东省援藏援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玉浦,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王三运,分别率广东省、福建省党政代表团不辞辛苦来到西藏,走进林芝,实地考察援藏项目,亲切慰问林芝地区的干部群众,为第四批援藏干部鼓劲、加油。同时坚定地表示:广东、福建将一以贯之地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援藏工作方针,举全省之力,把对口援藏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使之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分别以李庆雄、施文为领队的广东、福建两省第四批援藏干部,肩负重任,总结经验,承上启下,按照中央关于援藏工作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突出改善农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指示精神和林芝地区“1231”发展新思路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在迅速制定出起点高、科学合理、前瞻性强,涉及农牧区、农牧民项目多的《第四期援藏工作规划》的基础上,与林芝地区各族人民一道,不畏艰难,扎实工作,顽强拼搏,实干创业。目前,《规划》中的项目有的已竣工投入使用,开始发挥效益;有的正在加紧建设;有的正在加紧落实。广东、福建两省第四批援藏干部还继承和发扬前三批援藏干部的工作精神和优良作风,在高原上,在援藏工作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一丝不苟地回答援藏干部“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在藏得什么”、“离藏留什么”,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援藏工作向纵深开展。对此,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专门批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林芝地区人民铭记着全国人民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人民的深情厚谊,铭记着一批批援藏干部的汗马功劳。他们看到今天林芝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局势稳定,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无不感到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英明、正确。他们说:“广东、福建两省对口支援的10年,是林芝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进步最明显的10年,是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是民族团结更加紧密、社会局势更加稳定、边防更加巩固的10年。”林芝人民相信,有中央的关心,有广东、福建两省的继续对口支援,有全地区干部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加上青藏铁路的建成和林芝机场的通航,明天的林芝一定会锦上添花,更加灿烂。

2006-01-06 15:18:25  By: 西藏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西藏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2622   860821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new
西藏圣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纳木措之旅九日游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new
热门点击
文档索引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0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 86082122  Fax:86-28-86082122
版权所有: 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西藏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 .蜀ICP备05001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