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搜索

拉萨市“十五”期间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曾经在拉萨生活了60年的扎西先生不禁感慨地说:“这几年,无论从农村还是城市,拉萨的变化太大了,如一串串各色不同、色彩斑斓的珠玑,让人眼花缭乱。”这种变化,是思想的解放,是科技的进步,是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具体表现。

  教育领先谱华章

  每天清晨,当大地刚从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校园里便传来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上课铃一响,小儿郎们走进了明亮的教室里,整个校园传遍了朗朗的读书声……。2005年7月7日,林周县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教育督导评估组对“普九”工作的复查,标志着拉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全市基本完成了“普九”任务。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如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高高兴兴走进了学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五”期间,全市教育基本建设总投资39880万元,新建校舍总面积达361159平方米,完成了七县中学建设,基本完成了七县一区的学校规范化建设;形成了一支藏汉结合,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合格,适应拉萨市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为拉萨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结合实际,拉萨市多次开展了文化补习和知识培训,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民整体素质。五年内,拉萨市在校初中生增加了11000余人,高中生增加了2500余人,基本满足了农牧民送子女上学的愿望;教研教改成果显著,从内地引进了十种先进教法,并已将部分先进教法本土化;德育内容不断充实,方法不断改进,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为全市所有教学点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系统,为129所学校接通了现代化远程教育项目,37所偏远农牧区小学实现了电视“班班通”,全市80%的学校建起了电脑教室,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民办学校不断增多,规模适度扩大,档次逐渐提高;职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职业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办学方式日趋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具有拉萨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市区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科技开辟发展新道路

  迎着冬日暖暖的阳光,步入堆龙德庆县致富能手阿努的高效温室里,各种蔬菜眼花缭乱、目不瑕接,其长势喜人。这位致富能手高兴地说:“这是科技给我带来的成果,让我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阿努只是全市广大群众在运用科技致富而受益的其中一个。

  据了解,“十五”期间,拉萨市的科技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示范先导作用,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五年里,全市农牧业科技工作实现了由解决农牧民温饱和农牧业的高产稳产向质量效益型工作目标的转变。五年中,全市大力开展了农业优质高产品种的引进、选育与示范,实施了一批农作物高产、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筛选推广了藏青320、藏青85、藏油5号油菜、青海9号蚕豆、优质牧草等青稞、小麦和经济作物品种20多个;大力推广春青稞万亩单产800斤高产栽培、冬小麦万亩单产千斤高产栽培、无公害青稞生产、高效日光温室蔬菜栽培、麦类作物丰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等多技术集成的成果推广转化项目。重点实施了牦牛本品种选育、黄牛改良、山绵羊改良、拉萨白鸡等10多个禽畜品种研究项目。组织开展了当雄县冲嘎牧业综合科技示范村、达孜县克日农业综合科技示范村、曲水县万亩千万元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城关区自治区级综合科技示范区等科技示范区、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这些科技项目,将各种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与应用,发挥了常规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效益,走出了一条技术措施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科技与生产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配套、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种养与加工相结合,并取得了规模效益的成功之路。积极探索并组织实施了以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方式,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生产,走订单农业道路,促进了农产品的升值,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促进了拉萨市近郊经济区、河谷农业经济区、高山草地牧业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拉萨市科技部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引进应用先进技术,促进了民族传统企业的技术升级。引进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及设备,组织实施了“城关区地毯厂新产品研究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等一批项目。重视古建筑艺术的研究,通过整理文献、绘制图片、培养工匠、抢救天然颜料制作工艺等,继承和弘扬了民族特色建筑艺术。开发研究了新型环保建材产品及汽车尾气净化、水泥厂烟雾除尘及利用技术。通过引进纳米技术与企业管理人才,制备出粒径在十几至二十几纳米之间的TiO2粉体。研究生产了环保、高效、无毒的城市供水“圣洁源消毒剂”。开发出以牦牛骨为原料的“雪域骨宝”和“雪域金刚胶囊”两种新特药及保健品,并形成产业化生产基地。

  在新能源的利用上,拉萨市科技部门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组建了拉萨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全区第一家光伏检测站。在拉萨及周边农牧区推广太阳能光伏设备2247套、2KW光伏电站5座、太阳灶100套,使近2万名农牧民受益。积极开发环保技术及产品,组织开展了汽车尾气治理、水泥厂烟尘粉尘治理、拉鲁湿地保护研究及近郊经济生态林营造技术研究等技术攻关,出台了《拉萨市机动车尾气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组织开展了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林业资源普查、农业产业化研究、论中国西部科技产业发展、水文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调查等工作,促进了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拉萨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办法开展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经营理念。

  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天刚蒙蒙亮,偏远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村村头的高音喇叭里便传来了嘹亮的歌声,歌声响彻了整个山村,唤醒了村里酣睡的男子和妇人及孩子。从此,寂静的山村,不再寂寞。起床后,各自开始准备着新一天的事儿。村民老阿妈卓玛面带喜悦地说:“自打村里有广播后,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男人和女人们也变得勤快起来。现在不少家庭还买了电视机,我们的文化生活就更丰富了。这得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农牧民办的好事。”

  据了解,“十五”期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乡村广播电视电影的普及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截止目前,全市已拥有市级电视台1座、市有线电视网络1个、县级电视开路转播台5座、县级有线电视转播台6座、县级调频广播转播台6座,还有乡村广播电视收转站145座、乡村电视单收站666座、乡村有线电视站25座、村级数字电视转播台1座以及“十五”以前建的乡村广播电视(台、站、网)108座;2003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同意拉萨电视台调整为拉萨广播电视台,开办广播、电视两项业务,2005年1月1日,拉萨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如今拉萨市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位居全区之首,已全面实现了行政村广播电视的“村村通”。

  另外,拉萨市电影放映人员深入农牧区,以实现“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全国农村1村1月保证看到1场电影)目标为己任,在县(区)年放映影片11800场次,观众人数达21万人次,2004年拉萨市就已全面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和自治区电影公司的验收,基本实现了电影“2131工程”的目标。目前,拉萨市已初步构架起市、县、乡、村(行政村)四级广播电视电影覆盖网。从而解决了边远贫困农牧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和电影难的实际问题。广播电视电影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局势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为拉萨市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做着积极贡献。

  触摸时代跳动的脉搏,倾听拉萨发展的脚步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如今,当你走进拉萨新华书店,科技的、教育的、专业的各种各样书籍琳琅满目摆放在货架上,任你挑选。店里挤满了人,有学生、教师、机关的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等,他们或站或蹲着耐心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籍;步入乡村,你会看到群众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时会招来老外驻足观看,并传来阵阵喝彩声。“十五”期间,全市实现了市(区)有群众艺术馆,有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广场和群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并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馆,有80%的乡有文化站,70%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文化投入7705.6万元,总建筑面积约25905平方米。已有39个乡文化站占总数的68%;115个行政村文化室占总数的44.7%;95个自然村文化室占总数的4.1%。各类业余文艺(团)队有:县业余文艺演出队5支、乡业余民间艺术团3个、村业余文艺演出队17支、民办少儿艺术团1个、乡村业余藏戏队13支、老年业余文艺队4支。市(区)文化市场有:茶园97家、网吧91家、歌舞厅(朗玛厅)77家、音像销售(出租)点265家、健身俱乐部1家、保龄球馆2家、高尔夫球场1个。这些场所和机构的实施基本了满足了县、乡、村级文化生活需要。

  每天清晨,太阳爬过山顶的时候,曲水县查巴拉乡85岁的次珍老人,就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悠闲地晒着暖暖的太阳,享受着新生活和新的医疗保健给她所带来的快慰。在前些年,次珍老人常患病,长期不出门。而现在,老人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硬朗,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走路有劲。据了解,“十五”期间,全市全面落实农牧区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深化农牧区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农牧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卫生需求。五年里,全市卫生基本建设总投资9448.31万元。总建筑面积66041.2平方米,其中:市区医疗卫生建设总投资5291.75万元,建筑面积32859.6平方米;县级卫生服务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投资2814.5万元,建筑面积21503.96平方米;七县一区乡镇卫生院投资1342.06万元,建筑面积11677.64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

  初冬的一天,当记者走进城关区福利院时,只见干净的大院内,十几位孤寡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见到记者,他们争先恐后地述说起党和政府的关怀来,说起“家”的温暖。十五期间,全市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低保标准市区提高为200元,七个县的标准提高为180元。在今年,拉萨市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活动在“十五”期间已圆满完成。据了解,其各项投入2220.15万元。目前,拉萨市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救助和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济体系已初步形成。本报记者邓晋伟王小龙 

  历史昭示着新的希望,五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但五年的成就是巨大的,挥挥手,告别这即将过去的五年,我们回味,我们自豪。展望十一五目标,我们更有信心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路上奋勇前进。

2006-01-06 15:18:25  By: 西藏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西藏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2622   860821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new
西藏圣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纳木措之旅九日游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new
热门点击
文档索引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0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 86082122  Fax:86-28-86082122
版权所有: 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西藏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 .蜀ICP备05001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