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搜索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西藏旅行手记(十三)——闪亮的日子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西藏旅行手记(十三)—— 闪亮的日子
     合肥 牧云人
    
    
    5。29日 晴 星期二
    
     一、“漫游兔”笑闹大昭寺
    晨5点半3人即悄悄地起床,敲开亚旅馆的大门,在夜色中,我们成了亚旅馆第一批出游的人。
    
    晨曦中的拉萨格外静谧,清凉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酥油的余香,街上还没有行人。“漫游兔”、“罗”和我都被这种神秘的高原圣城的早晨所迷恋,谁都不说话,静静地朝大昭寺走,生怕惊醒这片沉睡的“净土”。
    
    从亚旅馆出来,大约5分钟我们便来到了大昭寺广场。
    
    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的大昭寺,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后经历代修缮扩建,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全寺坐东向西,寺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当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寺内殿堂和走廊布满壁画,描写历史人物的神话故事。寺内还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历史文物以及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等人塑像。寺前有公主柳、唐蕃会盟碑等古迹。
    
    在熹微的晨光中,在大昭寺正门前,已有不少虔诚的信徒在永无止尽似地磕着长头,有些人有一个长条型的棉垫,有的则干脆就在青石板铺成的地面上起起伏伏、青石板都已被磨得凹凸不平、油光锃亮。看天色尚早,大门未开,我们便随着转经的人们在八廊街围着大昭寺也顺时针转了起来,转经道上还发现了几个衣不遮体、瘦弱不堪的朝拜者在围着大昭寺磕着等身长头,有两个人脑门上竟然磕出个大大的肉瘤,那是经年累月与地面磨擦而长出的茧,其虔诚让我们震撼。在清晨的八廊街上,他们每一次俯伏到地时,绑在手上的两块护板便会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音,让人不敢出声。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地走,只有一片悉悉索索声,那是脚步声,还有衣服摩擦的声音。
    
    在游人眼中八廊街为商品街,在藏族人眼里却另有含意,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拉萨传统的转经路有三条,沿大昭寺大殿一周为小转,沿八角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廓路一绕为大转(约十公里),此三条转经路,都以随文成公主进藏的释迦牟尼像为中心。
    
    大概20分钟左右,我们完整地沿顺时针方向在八廊街转了一圈,又来到了大门前。天有点亮了起来,“漫游兔”蹑手蹑脚地到东北角偷偷摸摸地潜伏下来,在几乎没有惊动磕头信徒的情况下,架起了相机,迎面抓拍起信徒们朝拜的镜头,后来拍得忘形,竟然全身趴到了地下,抱着机器表演了几个拍摄特技,一展“老驴”的风采,让我和“罗”在一边看得捂着嘴笑。后来,以至于好几个虔诚的信徒也放慢了磕头的速度,一心二用地观察起“漫游兔”精彩非凡地拍摄特技来。
    
    9点时,大昭寺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我们随着信徒们进入寺内,大殿内长长的几排酥油灯已全部燃起,许多着僧衣的喇嘛们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演奏着各种乐器,大概是在做什么佛事吧。
    
    “漫游兔”又猛拍了一通照片,大概是拍累了吧,她竟然盯着坐在中间显眼位置、正拼力鼓腮吹一个特长喇叭的一个大喇嘛,使用起致人死命的秘密武器——藏式微笑,后来,这个大喇嘛便也看着“漫游兔”傻笑起来,这样一来,他就顾不上吹喇叭了,想起来吹的时候,便合不拢嘴地去凑到喇叭上做做吹的样子,发出一些怪异的不和谐声音,惹得许多人都朝他看,这场景让我和“罗”在旁边看得乐不可支,连忙把“漫游兔”连拖带拉地劝走,让大昭寺喇嘛们上午的佛事方才得以正常进行。
    
    
     二、金顶上的“仙音”
    
    大昭寺主殿高三层,殿顶覆盖着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鎏金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四射,雄伟壮观。
    
    我们随着朝拜的人们走进大昭寺内部。
    
    大昭寺内部古朴典雅,千年古柱依然伫立。在梁柱上,多有雕刻,图案生动,尤其在殿廊上的初檐与重檐间,排列着108个人面狮身伏兽,造型独特。
    
    环顾主殿墙壁,满绘壁画,技法高超,所绘人物栩栩如生,且反映出西藏不同时代的画风。所绘内容主要为佛本生故事,各种佛、菩萨,除此之外,还有文成公主进藏的情景、修建大昭寺的过程、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下举行欢庆的场面等,这些壁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南墙与东墙拐弯之处,抬眼上望,有宗喀巴及其诸位老师。东墙第一间佛殿是无量光佛。此殿右侧有松赞干布及尺尊、文成公主,二公主体貌端庄,文成公主发髻高挽,由此可辨为大唐女子。紧邻之处,便是藏传佛教眼中圣而又圣的佛殿,里边有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据传此像为释迦牟尼在世时,亲自开光之像,引得无数佛教徒竞折腰。
    
    随着人流我们也在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底座的两侧伏下身子,把自己的头面部紧贴在金色的等身像上,置身在这摩肩接踵的信徒之中,我们也无不心怀万分虔诚,自己口中也情不自禁诵起了“六字真言”——“唔嘛呢叭咪吽”,并在心中默默许下美好的祈愿。
    
    当我们重新回到庭院中时,外面已是阳光明媚。
    
    忽然,隐隐约约有一种奇妙的声音飘荡过来,这声音让我们都呆立不动了。这绝对不同于喇嘛们诵经之声,也大异于人们排练之后的那种演出。就像是空中飞过的百鸟和鸣,并伴以山泉流水,我不由想到“天籁”这个词。我们都循声举目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看去,只见阳光之下,大昭寺东南角最上层的一座建筑物上,有许多人在房子上面边歌边舞,我们从下面看过去,太阳正好挂在他们的脸旁,构成一种恍入仙境的幻觉。我们连忙爬上大昭寺的第二层,像3只呆鹅一样伸长脖子、竖起耳朵、张大眼睛、面朝太阳——人们歌舞的方向,默默地欣赏起他们来。
    
    原来,这是藏族人在修筑房屋。按当地人的说法叫“打阿嘎”。
    
    繁重的体力劳动竟然被浪漫的藏族同胞转化为一种唯美的歌舞表演,真是让人倾倒。
    
    只见他们共分成了四排站在房顶上,男女迎面各站两排,每人右手都拿着一根木棍,木棍的下部都装有一个并不重的夯土的木板(石块?),整齐地排着队,整齐地滑着或进或退的碎步,和着夯土的节奏,男声女声此起彼伏互相唱和着。同时,每个人从头到脚无一处不在随着歌声舞蹈着。在绚丽多彩的阳光下,他们的头部也随着节奏俯仰起伏,左手在空中划出自然整齐的弧线,给人以飘飘欲仙的美感。他们的全身都流淌出一种悠然自得、闲庭信步、和谐美妙的韵律。这哪里是在从事艰苦乏味的体力劳动,纯粹是在举行一场天然浑成的露天歌舞聚会。
    
    我们醒悟过来以后,连忙手忙脚乱地拍摄起他们的劳动歌舞,后来索性在阳光下静静地坐下来,如痴如醉地欣赏着。最后,我们还爬上大昭寺的顶层——第三层,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欣赏他们、拍他们。
    
    大昭寺的上空是高原灿烂的阳光、蓝天和白云,下面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朝拜的人群,中间是忘形歌舞、寓苦于乐的劳动场面,无数的雪山在拉萨的远方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回首向西看去,布达拉宫端庄雄伟、金碧辉煌,拉萨西北部的哲蚌寺、北部的色拉寺在雪山的辉映下,也依稀可见。
    
    置身如此仙境,我发现自己竟是如此无能为力,只是口中不断发出“大美,大美,真是大美呀”这样傻傻地轻叹!
    
    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我们一看时间,已过中午12点。大昭寺金顶上绝妙的劳动歌舞场面,竟然使我们不知不觉欣赏了近4个小时。我们无限留恋地频频回首,依依不舍地缓步下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大昭寺。
    
    
    
     三、“偷”游色拉寺
    
    我们下午的目标是到色拉寺去看人们所说的“和尚吵架——辩经”。色拉寺的“辩经”乃是该寺名扬中外的看点。
    
    色拉寺全名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市北郊色拉乌孜山南麓,由于山下修寺时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玫瑰花“色瓦”而得名。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1354---1435年,曾被明朝 封为大慈法王)于1419年建造。色拉寺依乌孜山山脚走向因地制宜而建,规模宏大,殿宇错落有致,重楼叠阁,金碧辉煌,甚为壮观,体现出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式建筑的鲜明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和康村及策墨林和热振等建筑单元组成。其中措钦大殿、麦巴扎仓、阿巴扎仓、吉扎仓为该 寺的主体建筑。早期建筑以麦巴扎仓和阿巴扎仓为中心修建。色拉寺有法定僧人5500名,均被编排在各个扎仓辖下的康村和米村中学习。色拉寺三大扎仓共有32个康村,其中吉扎仓所属康村和米村最多,共有17个。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同甘丹寺和哲蚌寺基本相同。入寺后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显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大论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2至24年时间。通过拉萨一年一度的传大召辩经考试、获拉热巴格西最高学位者方可继续深造,进入上下密院进行密宗修习。
    
    在色拉寺的后山上有多座天葬台,还有许多精美绝伦、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壁画,山体上的壁画因大都是用朱砂绘制而成,所以虽经多年风吹雨打,仍然绚烂如新。至于堆积如山的马尼堆、五彩缤纷的风马旗(经幡)更是随处可见。
    
    色拉寺内藏有极为丰富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不少属于国家级重要文物,主要包 括各种胎质的佛像、唐卡、壁画、佛经、法器和供器。措钦大殿内观音殿中供奉的金汁书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文殊殿中供奉1413年北京版《甘珠尔》大藏经、罗汉殿中供奉的永乐皇帝赐予的 十八罗汉檀香木像、吉扎仓内供奉的“大明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铜钹和现藏于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的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真容缂丝唐卡等都是寺藏文物中的精品。其中永乐皇帝赐予释迦也失、1410年用朱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尔》(现有105函)最为珍贵,它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藏文大藏经,对研究我国版本学和印刷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色拉寺僧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早晨斋僧茶后,大多数沙弥看书;中午斋僧茶后,在法苑立宗辩经;下午通常是先作法事,再进行一定时间的辩经,然后听教师讲课。每个星期日下午一点开始,为规模较大、长时间辩经的时间。
    
    当我们一行四人乘中巴车经娘热路赶到色拉寺时,时间已近下午 3点,来之前,因有同舍被我们1004室一致称为“常住拉萨的代表”“贾”的点拨,一下车,我们就寻找绕过正门售票处的小路。
    
    沿正门西侧的一条小巷前行,再折向北攀登,然后沿色拉寺高高的外墙东行,此时我们已置身山腰下,小路的一边是飘着风马旗、遍布马尼堆和精美壁画的色拉乌孜山,一边是色拉寺高高的后围墙。我们一路寻找后门,边欣赏风景边拍照留念,很快就找到了空无一人的洞开着的小门,忐忑不安地摸进了寺内。进得寺内,我们仍惴惴不安,生怕被人发现,更不敢大声说话。只见寺内许多古老的建筑已经满目疮痍、一片破败了,但当年的辉煌规模仍依稀可见。七弯八拐,我们最后竟堂堂正正地摸到了正门内侧,于是大家又不约而同连忙装出一付名正言顺的旅客神态,快速混进刚刚买票进门的游客之中,反身沿大道朝寺院深处走去。
    
    门票好象是30元/人,我们逃了票;上午大昭寺的门票是35元/人,我们是从大门和朝拜的人群一起进去的,也未买。大家都是万里迢迢心怀虔诚而来,大都是从牙缝里省钱来自助旅行的,这些昂贵的门票钱还是让那些怀装公款、飞来飞去看稀奇的公仆们去掏吧。再说,我们看见当地的藏人无论是进哪一座寺庙,都是如入无人之境,我们心理上也是非常希望与藏胞们享受一样的礼遇。。。。也就是说,我们不买票也是理所当然。
    
    约4点钟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色拉寺最里侧一座绿树环抱的院落,爬上高高的台阶,慢慢推开一扇虚掩着的院门,我们不禁惊叫起来:只见满院都是身着绛红色僧衣的僧人,三五一群,或坐或站,或蹲或跳,或怒或笑,或静或动。。。。真是千姿百态、一幅活生生的“和尚吵架图”。这就是亦庄亦谐、遐尔闻名的“辩经”了!我们连忙侧身隐入墙角,和许多抱着长短机器的中外游客一样,“坐山观虎斗”似地欣赏起来。
    
    所谓“辩经”,顾名思义,就是僧人们以辩论的方式,互相切磋学习经文的心得体会,提高学法得道的水平。
    
    看了一会之后,我们看出了一些门道:“辩经”是有一整套动作程式的,提问者大都是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沙弥,他们一律情绪激动、附身而站,每当说话的时候,常用一种声色俱厉的语气,在纵身跳起的同时,双掌相击,再用右手猛拉一下套在左臂上的一串佛珠,双目逼视对面席地而坐的僧人,发出问题。有的被问者在一连串的逼问之下,急得抓耳挠腮、皱眉蹙额、红头涨脸,一付痛不欲生、后悔莫及的样子;有的则露出那种成竹在胸、胜券在握、百问不败的傲慢神情;那些年长一些、性格沉稳的僧人,在讲经论道、释疑解惑之时,则显出不急不缓却滔滔不绝的大家风度来。有一个年轻的僧人学问真是了不得,五个人在围着他穷追猛问,他都能用一些简短的句子一一化解,一番唇枪舌剑之后,那五个僧人都败下阵去,提问者倒显出了山穷水尽理屈词穷之态,最后,六个人一起都快乐得仰首哈哈大笑起来,那真是一种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之后的大快乐。
    
    这种激烈场景,让我们看得都有点担心,真怕僧人们争论得打起架来,那可如何是好?我们不知不觉都看得耳热心跳起来。后来,发现这真是杞人忧天,便索性挤入争论得热火朝天的僧人之中,抓拍起他们丰富多彩的神态。
    
    约6点半的时候,僧人们大都已是声嘶力竭了,纷纷站起身来,“辩经”终于结束。
    
    我们又一次心满意足,4名“偷游客”汇聚一起,相视而笑,好像都得了什么宝物似的,沿大道拾级而下,出了寺门,跳上中巴,在艳艳的夕阳中打道回府——拉萨亚旅馆1004房间也!
    
    
    
    
     四、 邂逅薛华克
    
    从色拉寺回到亚旅馆1004室小憩之后,见时间尚早,“贾”便提议小逛八廓街之后,可顺道去一妙处吃“咖哩牛肉饭”,我们自是赞同。
    
    一行四人在黄昏初临时分又来到了大昭寺广场,此时的八廓街许多商店已关门停业,男女老少都在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广场前的两个大香炉堆满了松枝艾草,燃起熊熊圣火,有几条放生狗在人群中闲转。熙熙攘攘转经的人们,有的还牵着“咩咩”欢叫的羊或摇头摆尾的狗。据说早几年,拉萨的大街小巷牛羊成群、野狗结队,现在的风景已是大为逊色了,但仍然让我们这些远方来的游子感受到一派神圣祥和之气。
    
    乞丐和请求布施的僧尼以及算命卜卦之人也都出来了,最让我们心酸的是有许多藏族孩子,在丐群中睁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怯怯地向你伸出肮脏的小手,口里哀哀地发出“咕叽咕叽”(求求你啦)可怜的声音。在西藏,这个雪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从不羞辱乞丐,而是用一颗同情包容之心来理解帮助这些同样尊贵的生命。事实正是如此,这里大多数乞丐都是来自于偏远贫穷落后的藏区,家里又遭遇不幸的人;还有一些是万里迢迢甚至是磕着等身长头前来朝拜、钱粮用尽的信徒;至于那些僧尼,则是为了修复那些破损的寺庙而在积极筹款。一般来说,来去匆匆的人们也大都会准备好一些毛票,随手布施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如果你没有零钞,完全可以放心地用整钞同乞丐兑换出大把的毛票。
    
    黄昏时分,大昭寺广场香烟缭绕,中外各色人等汹涌如潮。在这里,你可能不认识任何一个人,但你在心里却不会感到孤单,你会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很重要的一个个体,自由自在的自己的主人,心无挂碍、远离浮尘的幸福者。
    
    在八廓街附近一家整洁的餐馆里,“贾”、“罗”、“漫游兔”我们四人坐在临街的窗前,各叫了一份量足味美的“咖哩牛肉饭”,边吃边看风景边大谈“周星星”的《大话西游》宝典和葛优的一些精华片断,爆笑如雷,声震拉萨!饭后,三个女孩子脸上便各多了一条笑纹。
    
    回到1004室之后不久,一个浑身弥漫着浪漫气味、身高1米9左右的英俊男人打门而进,他就是著名的自由摄影家薛华克,一个长得像高仓健、十多年来心系西藏、令人尊敬的艺术家——一个直言不讳自己是理想主义者的人。
    
    多年以来,我为什么会念念不忘遥远的西藏,以至于这次不顾一切地强行请了长假成行?根本的原因应该说是自己的狷介性格使然。其次就是受到一些人和文的影响,当年看到巴荒的《阳光与荒原的诱惑》时,我已经被其唯美的画面和文字所打动;后来便读马丽华那些充满激情的早期文字,在我永远激情澎湃的心里又一次次掀起狂澜;在学校时,我感动于校友田文短暂而极具个性的人生,那也是我所赞赏的活法;后来,又知道了龚巧明,一个弱女子,唱着悲壮的《小路》,从川藏公路抛家别子踏上高原直至流尽了最后一滴青春之血;1996年7月,当我得知余纯顺在罗布泊不幸遇难后,再读他的《走出阿里》,禁不住泪流满面,我给北京的一位喜欢旅行的同学朋友打电话说:“余纯顺倒下了,去看他的《走出阿里》吧,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而余纯顺早在1991年4月13日至10月20日,已徒步走过川藏线和青藏线;再后来,我便更加关注书店里那些有关西藏的书,其中,一本97年出版的大型摄影集《藏人》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作者便是薛华克;当我看到余纯顺的书再次集结出版时,上面也有关于薛华克的文字,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我愿意仰视他们的灵魂。
    
    没有想到,今晚,能在这里与对我发生影响的薛华克见面。他是“贾”的忘年交,在我们入住1004室之前,他和“贾”都是这个房间的主人,后来他因工作之需,才出去在拉萨租房长住。
    
    薛华克,1953年出生于山东,现定居于杭州。八十年代中期即成为浙江小有名气的摄影人,后辞去待遇优厚的公职,成为自由职业人。九十年代初开始踏足西藏,一发而不可收拾,几乎每年都要从杭州出发,到西藏漫游摄影采风,十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经历过九死一生、千难万险。但正是因为西藏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才成就了他豁达大度、有情有义的艺术人生。他在国内外已出版了多本作品集和关于摄影的书籍。
    
    看他的摄影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他镜头后面对西藏那颗真正热爱的、善良美好的心,他是因为爱才一次次去拍西藏的。作为一个艺术家,这是最珍贵而必备的品质。
    
    他说:近几年都是从杭州自己开车来西藏的,这次也是。必须带车,因为他需要随身携带十几台摄影摄像机器;他所去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还没有汉人和外国人去过的偏远藏区,他已学会说许多藏话;每到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会用“拍立得”为藏民照相,当场就把像片送到了藏人的手里,然后再和藏民们交流,他和许多藏民成了真正的朋友;有些藏族妇女是用羊血涂在脸上的,累月不洗,作为化妆,她们也让他拍摄,他还多次拍摄了藏人“天葬”的过程。他的技术、经验、设备再加上他投入的真挚情感,使他的许多作品充满活力和人性自然之美。他不是为了拍摄而拍摄,而是为了爱而去创作。
    
    这一次入藏,他又开车去了珠峰和藏北“无人区”,他重返了早年去拍摄过的一些村庄,寻访那些被他拍摄过的人物,去看望他们。他带着自己的作品集去寻找,发现许多拍摄过的藏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他很伤感,而每当找到被他拍摄过的藏人时,他们都会欣喜若狂。藏胞们普遍缺医少药,所以每次他都会带上大量药品分送给他们。
    
    在亚旅馆1004室明亮的日光灯下,薛华克穿着一身像藏胞们一样油腻不洁的衣服,一双善良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谈着他的艺术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小心翼翼地翻着他带来的作品集,静静地听着、感动着。
    
    我忽然发问:“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
    薛华克毫不迟疑朗声答道:“当然,我从来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为你骄傲!薛华克!
    
    
2005-12-14 02:19:27  By: 西藏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西藏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2622   860821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new
西藏圣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纳木措之旅九日游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new
热门点击
文档索引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0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 86082122  Fax:86-28-86082122
版权所有: 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西藏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 .蜀ICP备05001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