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搜索

新闻访谈:美丽的西藏发展的西藏

 

  【中国网】: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1日是我国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的日子,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三位嘉宾,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西藏这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嘉宾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降边嘉措老师,降边嘉措老师,您好!中间这位是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诺布博士,诺布老师,您好!最边上那位是现在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的学生丹增。丹增,你好!

  我们知道,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中央专门派出代表团参加在西藏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国网和中国西藏网合作制作了大型专题,向世界各国的网民朋友介绍西藏发生的变化,也祝福西藏人民生活幸福。在这个大喜的日子,我们首先请降边嘉措老师概括地介绍一下,西藏自治区这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降边嘉措

  【降边嘉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民族都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就进步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来讲,藏族地区发生的变化更加深刻和广泛。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过去藏族社会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在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度下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下,经过藏族人民共同的努力,西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建设我们亲爱的祖国,所以西藏的局势、西藏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网】:谢谢降边嘉措老师。刚才降边嘉措老师讲的是一些概括的变化,现在我们从老百姓的生活,说说西藏的变化。咱们先来说说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有些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可能丹增比较熟悉一些,丹增能不能说一说,比如你小时候家里的居住条件,现在是什么样?

  【丹增】:我就从我记事儿的时候讲起吧。我小时候,农村应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可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比较落后一点。因为那时候住的虽然不是很破旧,但是是木房,不是纯木的,两层,上面是人住,下面是牲畜住。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观念转变了,牲畜有专门的房子,就是说人和牲畜已经分开了。

  【中国网】:感觉怎么样?

  【丹增】:感觉很好。

  【诺布】:卫生条件也好了,原来藏族的房子是两层楼,顶层是住人,下面是住牲口,现在都分开了。

  【降边嘉措】:现在堆着粮食了。

  【中国网】:这是居住的条件,那吃的方面呢?我记得以前说牧民吃的基本上就是牛羊肉,现在怎样?外来的食品多不多?
  
  【丹增】:以前藏族的饭很简单,比较传统的藏族食物。现在中午我们那边是煮米饭,做菜,一般是两个以上的菜。

  【中国网】:餐馆多吗?

  【丹增】:农村不是很多,拉萨特别多。

  【诺布】:和内地的大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诺布博士

  【中国网】:我记得有位朋友说,他在拉萨,他说北京现在有的,咱们拉萨也有,但是北京没有的可能拉萨也有。就说明现在确实是非常的丰富了,食品方面或者在生活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是吗?

  【诺布】:没错。因为藏族的饮食,现在的饮食结构既有过去传统的藏族的饮食习惯,同时又引进了很多咱们内地的习惯,由于大量的蔬菜,海鲜都进来了,另外像八大菜系,包括川菜、粤菜、鲁菜等都进来了,整个对藏族传统的饮食冲击非常大。另外一个,藏族本身的饮食结构是千百年来跟高原的气侯相吻合的,这些菜系传到西藏以后就西藏化了,并不是说原来川菜,纯粹的川菜可能有一些改良,如果你到过拉萨就知道,川菜不一定是纯粹的川菜。

  【中国网】:就像川菜进北京一样,必须适应当地的情况。刚才诺布老师说了蔬菜的问题,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小说,说在西藏的边防战士,他们的食品主要是罐装的干蔬菜,现在咱们西藏老百姓的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改善?

  【降边嘉措】:发展变化很大。以前我们在西藏的时候,主要吃三大片,萝卜片、白菜片、土豆片,食品比较单一,就这三种菜,基本的菜就是萝卜、土豆、白菜。绿叶蔬菜有,但很少。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很大,从温饱开始到小康,从单一到多种,多元化,从解决温饱,到现在讲究营养,北京有的拉萨都有,北京没有的拉萨还有,主要有绿色产品,有藏民族的特殊食品,有天然食品。

  【中国网】:非常的有特色。刚才我们说了吃和住这方面。再谈谈行这方面,我觉得一说到西藏就是蓝天、白云、草原,牧民们骑着马,挥着羊鞭在草原上放牧,非常漂亮。以前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是吗?

  【诺布】:是这样的。西藏第一辆汽车可能是达赖喇嘛用的,是30年代从英国进来的,这个汽车现在还在,作为文物展览用的。但是我觉得40年来西藏最主要的变化首先在交通方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最近在一个媒体上看到,西藏40年来的发展曾经出现了五次大的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50年代,51年、59年和65年,51年西藏和平解放,59年民主改革,6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这期间西藏的重点建设主要在于交通。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都是那时候开始建的。

【降边嘉措】:从我自己来说,我是54年从拉萨到内地来学习的,就是第一批解放以后到内地学习的藏族干部,当时我们从拉萨走到成都,整整走了56天,翻了18座大雪山,在成都才有汽车,我们高兴的不得了。现在,从拉萨到成都,等一下丹增同学可以讲,他四个小时就从拉萨走到北京了。

  【诺布】:我是82年上的大学,在北京民族大学。当时我们的同学从拉萨到北京,先从拉萨坐车到成都,花了12天的时间。降边嘉措老师用了56天,80年代缩短到了12天。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学生丹增

  【丹增】:今年暑假是坐火车回去的,从这儿到西宁,再到格尔木,再从格尔木坐卧铺车到拉萨,总共走了4天左右。

  这次回北京我是坐飞机过来的,从贡嘎机场到成都2个多小时,从成都转机到北京也是2个多小时,一共4个多小时。

  【中国网】:从走路到汽车,到火车,到飞机,时间缩短非常快。现在咱们那边的交通情况,比如说现在有飞机,青藏铁路也即将要开通了,还有汽车,那咱们拉萨交通工具有没有什么改变?

  【降边嘉措】:一方面西藏土地辽阔,人口少,再一个是中央对西藏的照顾,我们在北京坐不上的汽车,在西藏坐得上,各式各样的车子西藏都有,各种豪华的车子在北京坐不上在西藏可以坐得上。

  【诺布】:西藏的交通工具比以前改善多了,刚才降边嘉措老师讲了,按人口比例所拥有的车子来讲,从质量来讲西藏都是最好的,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解决交通问题。在西藏,一般的车可能一两个月就毁了,所以西藏基本上都是进口车。

  【丹增】:对,进口车比较多。现在拉萨好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车。

  【中国网】:说到交通,我记得有一个数据说,咱们西藏的航空开通了这么多年以来,40多年了,从来没有出过事故,这也是非常值得西藏人民骄傲的。

  【降边嘉措】:56年通航以后到现在为止,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这是在全国各个航线里没有的,在全世界也是很少有的。中央也好,当地的航空人员也好,都非常关心和重视这条航线的维护。刚刚说到汽车的问题,西藏解放前没有一条一公里的公路,刚才诺布讲了,英国人在30年代送了达赖喇嘛一部车,后来那个车用牦牛翻过喜马拉雅山运到拉萨,因为达赖喇嘛是至高无上的佛爷,所以别人不能在他前面,司机也不能在他前面,两边是用彩带拉着,达赖喇嘛坐在中间,两边的人在大概只有两三公里的马路上拉着车子走。现在西藏很多县乡已经通了公路,公路已经四通八达了。

  【中国网】:我听说降边嘉措老师以前好象还参与过修路,是吗?

  【降边嘉措】:那是54年以前的事情了。51年我刚参军不久,我在达木喇修路,那是最高的雪山,5千多米,我们的部队就在那儿修路。

  【中国网】:那时候西藏有正规的通往外界的公路吗?

  【降边嘉措】:没有。我们当时是分段修的,毛主席指示进藏部队“背着公路前进”。当时修路还是非常艰苦的。当时是用最原始的工具,锄头、铁锤砸岩石,从整个挖的土方来说,等于修3个万里长城。我亲眼看见一些解放军战士因为塌方被压死了。当时解放军指战员和汉族技术人员都有献出宝贵生命的,公路每向前进一步,就有一个战士倒下去,所以说这路是解放军和各民族工程技术人员用血肉之躯铺筑成的。所以公路建成以后,西藏人民就建了烈士纪念碑,永远怀念这些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来修筑的路。

  【诺布】:现在进拉萨的三叉路口有一个纪念碑,就是专门为他们建立的。

  【降边嘉措】:而且沿途也有。

  【中国网】:交通的发展的确给西藏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我有一个朋友,他在两年前说要到西藏开一个广告公司,我没有想到西藏在商业方面发展如此迅速,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降边嘉措】:西藏的商业发展也很大,刚才说了汽车,现在像你们这些年轻人,很多人自驾车到那旅游,还有汽车拉力赛。西藏有几千家私人企业,有些企业办得很好,藏医药已经走向全世界了。还有西藏的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发展都是很快的。

  【丹增】:广告公司比较多。比如说现在通讯发达了,手机之类的,要广告。然后是土特产,比如说食品加工厂,现在西藏生产出新的饮料红景天,销售量特别大,总的来说,销售也需要大量的广告。

  【诺布】:拉萨的商业区在过去来说都很传统,仅仅局限在大昭寺周围。过去商品的种类比较单一,可能就是有一些农牧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一些宗教用品,现在从地域上,现在拉萨有一个老城区和一个新城区,两个城区,商店覆盖整个城区的各个角落,而且不光有传统的商业区,还有一些新建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商场、超市,还有电子城等等。

  【中国网】:我们了解到在瑞士举办的第二届2005中欧旅游论坛上,拉萨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城市”,布达拉宫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景点”,三位嘉宾现在可不可以在这里给我们当一下旅游大使,给网友们介绍一下自己美丽的家乡。

  【降边嘉措】:刚才讲了,现在世界上有一个说法,预测西藏是21世纪十大旅游热点之一,是全球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过去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有一句新话,“不到西藏也遗憾”,所以西藏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前几年我到欧洲的时候,欧洲有一个说法,如果你不知道珠穆朗玛,是你没有学问的表现,所以很多人都向往这个地方。

  【诺布】:说到旅游,不得不说到西藏的人文资源,还有一个就是自然资源。不论从哪方面看,西藏都很独特,不但在拉萨周围,而且分布在西藏七个专区,都有悠久历史的人文景观,有世界上罕见的一些自然资源。比如说藏北无人区,包括阿里——世界屋脊中的屋脊之称的阿里,一是海拔最高,另外,这个地方是一个在中世纪亚洲或者是中亚文明的交汇点。这个地方有一个冈底斯山,到现在为止没有人登过,我是2003年去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电视频道,他们请我跟他们做节目。这个地方的自然风貌非常有意思,最早的香格里拉的发源地是在那个地区,因为是佛教的用语,印度人认为,世界的中心就是在冈底斯山,周围带火焰的,而且中间是山,周围还有海,把这块地区作为一个世界的中心,我们现在去看,感觉到惊讶,冈底斯山既有印度教的教徒在这儿转山,还有原来拜火教,原来阿富汗这块地区的教徒,也把这个山作为他们的一个神山,藏族地区的藏人也把这个地区作为佛教的圣地,藏族还有其他的一些教派,也把它作为一个神山。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古代文明的交汇点,很多学者认为,如果我们现在进一步考察的话,会发现很多没有被发现的东西,包括我们现在古格,古格壁画,古格王朝,古格的文明,就是诞生在这个地区。所以,不谈其他地区,拉萨或者是山南,它是西藏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光说阿里这个地区,就足可以领略到它的独特的人文资源和风貌。

  【中国网】:丹增为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丹增】:我就介绍林芝吧。现在林芝俗称是西藏的小江南,旅游业非常发达,每年7月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那里海拔四千米以上,那里有罕见的杜鹃花,据不完全统计,有21种杜鹃花,每年的7月份有很多人会在那里观赏杜鹃花,同时也会举行杜鹃花旅游节。还有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超过美国的可罗拉多大峡谷。

  【降边嘉措】:刚才丹增同学讲了,内地的杜娟花都是木本的,而西藏的很壮观,远处看来一片白,非常壮观。

  【诺布】:林芝每年都有杜鹃节。

  【降边嘉措】:像美国的樱花节,咱们洛阳有牡丹节,现在在西藏的林芝,每年7月有杜鹃节。现在很多人都来看,品种非常丰富,树很高,很大。

  【中国网】:其实说到西藏,我觉得给游客的感觉最吸引我们的除了它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有很浓郁的宗教氛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那么我们想请几位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藏族同胞的日常信仰,有哪些重大的活动、节日。

  【降边嘉措】:藏族的节日比较多,过起节来的话,从1月份到12月,每个月都有节,而且大家知道,比如说我们在汉族普遍过的一个是阳历年,而在西藏他们还有工布年,工布年是10月份,不是藏历年,和当地的生产、生态联系在一起,等一下再具体介绍。然后12月份整个藏历年是这样,这种节气刚才也介绍了,各地的温差、风貌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也是适合当地的情况。10月份,在阿里一些地方已经很冷了,但是林芝那个地方为什么过年呢?正是景观非常秀美的时节,地里的庄稼也成熟了,这样老百姓才开始过年,有吃的,有喝的,有看的,然后跳舞,过年,和其他地区不一样。刚才讲到,藏族的传统节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关系,祭神,刚才说了把它当做神山,是万山之父,世界上所有的山都是从它这儿派生出来的,所以到现在为止,登山也好,不让他去破坏这个山,还有一个湖,这是万水之源,不要说是其他污染,一个小孩子要在水里吐一口水都不行。大人们会跟孩子讲,如果在湖里吐水的话嘴里会长疮,会说不出话,从小就对孩子灌输一种爱山、爱水、爱湖的思想。

  藏族有很大的特点,就是开春的时候,全世界包括汉族人也好,都要踏春,藏族恰恰不是,叫禁春,这里有一个说法,就是经过一冬天以后,草刚刚开始长,万物复苏,冬草虫冬眠了一冬以后开始蠕动,如果你这时候出去就把草践踏了,所以那时候要在家里念经,不要出去。不光是人的生命,就是一山、一水都有生命,所以要爱惜生命,要和它和谐相处,这有利于西藏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西藏保护得这么好,草那么绿,天那么蓝,这和藏民的观念,和大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很重要的。

  【诺布】:说到宗教信仰,我有一个感触。西藏的宗教信仰从传统一直到后来由于文革十年的挫折,后来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恢复,到现在各种宗教政策的出台和保护寺庙,保护文化遗迹,我有一个感受。因为藏族可以说是全民信教的,但是76年—78年,正是刚刚开始恢复的时候,政策还不是很宽松,当时我初三,学校要组成一个优秀的尖子班,当时我们每个人除了学习以外,还要接触一些信仰的东西。我们想,怎么样实现这个愿望。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一个现在在中国藏语系学院当老师,一个是青海师范大学的老师),我们三个人去抄了经文。现在你到拉萨周围山头都有很多的经幡。那时不能让别人知道,老师根本不能发现。我们在布上面写经文,当时我也比较调皮,把胳膊给弄骨折了,我把手用绳子套起来,带着伤,下午两点钟就走,走到当地的一个山头,到那个山头去抄经文。然后把我们抄录的经文插上,想让神灵来保佑我们,实现这个愿望,结果我们三个人都考上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现在西藏的学生如果要考上内地的学校,或者考上了大学,都是要到寺庙去庆祝,现在不需要遮遮掩掩的了。我们那时候就不允许,现在真的是非常自由,由此,我觉得宗教的信仰这方面确实有大的变化。

  【丹增】:每年的这时候学生考上大学了,寺庙里都是学生在点油灯。

  【中国网】: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地的还愿是吗?

  【丹增】:对。

  【中国网】:刚才说到寺庙,我觉得寺庙文化对宗教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说大昭寺,所有人去了西藏都必须去大昭寺,寺庙文化这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方面有什么联系,或者说给你们带来什么影响吗?

  【降边嘉措】:藏族主要有两个教,一个是原始宗教,本波教,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这是本土文化的。再有就是佛教,是通过两个渠道,就是唐朝吐蕃王朝时代,公元七世纪,从尼泊尔过来的,再一个是从内地过来的,供奉在大昭寺里面最主要的就是释伽牟尼佛像,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西藏的,是陪嫁的。现在看来大藏经有三种,一个是梵文已经失传了。一个是阿里文,主要是缅甸和咱们国家的傣族,他们用巴利文。再一个是藏文,大藏经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大藏经,是佛教文化的经典。现在西藏大概有几千所寺院,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都已经修复了。信教群众到那儿去信教,还愿也好,有很多到寺院,也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旅游景点,比如大昭寺更重要的是布达拉宫,已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了,这是第一批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在布达拉宫正在维修,得到很好的保护。

  【中国网】:现在好象布达拉宫还有宗教习俗的表演,是不是定期有啊?

  【诺布】:每年7月底到8月初,佛教讲就是展佛节,就是展示藏族的唐卡的一种节日,它是由非常贵重的矿物质,矿物颜料制成的,在任何一个寺庙都可以看到。在大昭寺的画非常大,西藏的唐卡不能见阳光,因为一旦见到阳光就褪色了,所以每年的展佛节都是一大早太阳没出来之前,就把佛扛到山上,一出太阳就收起来了,一年就这一次。配合这样的活动,西藏有一个雪顿节,就是演出西藏的一些节目,西藏有八种大的剧目,传统的剧目,就在这个期间演出。

  【中国网】:我们三位嘉宾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说到教育,西藏的教育事业真的是发展得非常迅速,在自治区成立以前,西藏没有一所正规的学校,不包括寺院教育,现在有1010所,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降边嘉措老师,就亲历了西藏第一所小学的建立和第一所大学的建立,所以说西藏的教育,降边嘉措老师最有发言权。

  【降边嘉措】:藏族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由于特殊原因教育主要是在寺院里进行。再就是私塾,贵族家庭的教育。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小学,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对发展西藏教育事业非常重视,我刚才讲了,我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批,1951年10月26号解放军到拉萨,第二年5月份就建立了西藏小学,当时叫拉萨小学,这是零的突破。当时我们作为解放军去参加演出,我是在西藏军区文工团,我去演出祝贺,这是第一所。然后就在那同时,2月10号是西藏军区成立,2月11号西藏军队干部学校成立,就在拉萨大桥旁边。20年前,西藏大学在那个基础上成立。说起西藏教育的发展,还是很有感触的,当时我们作为第一批建小学,后来成为建立干部学校,现在西藏有几个学院,农牧学院,医学院,西藏大学等等,大概一千多所小学,各个乡基本上都有,所以现在基本上实现了六普和九普,当然学校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入学率比较高,但是其他的还需要进步,但总的来说发展还是很大的。我们这三代都是西藏教育的受益者,也是见证人。

  【中国网】:那诺布老师呢?是在西藏读的什么样的学校?

  【诺布】:我是读的是藏文中学,民族中学,读民族师范,然后到北京来上大学,后来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降边嘉措老师刚才还有点客气,其实他的前半生还处在解放以前,所以他的后半生可能也是现在教育的受益者,但对我来讲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我是76、78年开始上中学,到现在,因为当时我们的学费都是全免的,中学,包括民族师范的时候,不但学费全免,而且吃饭都免费,而且我们还每年发一套服装,是藏装、鞋,包括洗漱用品,包括毛巾、肥皂,到大学以后,因为我们是民族大学,另外来自民族地区,国家有特殊的政策,当时可能其他汉族同学还交一些学费,我们当时不收学费,还有助学金,当时我们的生活费一个月11.5元,国家每个月给我们补贴几块钱,这几块钱可以够半个月的生活费。

  后来上了研究生、博士,这段时间也是从来没有交过一分钱的学费,实际上就是说我长这么大,可能对于国家付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从国家索取的很多,确实是这样。

  【诺布】:降边嘉措老师是一个藏族人,他是我们国家第一位藏族的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了七八个藏族的博士了。所以就是说现在西藏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到大学、研究生到博士,这样一个体系,完整的结构体系已经形成了。

  【中国网】:丹增是去年考入北京的是吗?你能不能谈一谈你的教育经历?

  【丹增】:我上小学的时候是91年,我7岁上小学,我上小学的时候村上没有固定的教室,但是上学的小孩比较多,整个一年级、二年级只有一个老师。后来家里把我送到寄宿学校,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离开家了。然后初中在我们县上上的,也是很正规的初中了。高中特别好,是林芝地区第一中学,我们接受的是双语教育,就是汉语和藏语。但条件也特别好,教室里面有电视,电脑等设备都有,那时候还有语音室。政策好嘛,学费也不是很贵,高中毕业以后我就到北京了就更好了。

  【中国网】:藏族学生考入内地高等学府的比例多不多?

  【丹增】:重点不多,本科挺多的。去年我们考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升学率是88.7%,重点本科的不多,20%多,本科的就50%。

  【降边嘉措】:这几年北大、清华、人大都还有一些藏族学生。

  【丹增】:北师大、厦大、复旦、中山大学、然后是中国政法大学。

  【降边嘉措】:在北京基本上每年都有大概20多所大学都有藏族的学生,有多有少。

  【中国网】:内地还有一些藏族班,这个是什么情况?

  【丹增】:从小学考起,那时候我们考的时候是有分数线的,每年都会制定不同的分数线,现在没有分数线,但考试以后每个县给名额,比如说各县支持的援藏的城市就不一样,比如说我们是广东援藏的,广东佛山有一个学校,每年给固定的名额,一个县给20个名额的话,那个县小学考生前20名都可以进去。

  【中国网】:政府对于援藏教育支持的力度大吗?

  【降边嘉措】:包括两个方面。刚才讲了80年第一次西藏会议以后,考虑到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一个是设备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师资力量不行,为了加快西藏的发展,在西藏办了两三所西藏中学,20几个西藏班,北京、成都、重庆有西藏中学,其他的都是办西藏班,校舍是现成的,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方面,现在已经培养了一万多个藏族的学生,他们从中学毕业以后从内地上大学,或者是回到西藏去,成为各方面的骨干了。

  再一个就是对口支援,现在中央指定了20几个省市、自治区,比如北京对口支援拉萨,北京和南京支援拉萨,林芝是广东和福建支援的,山东支援日喀则。对口支援帮助建学校,培养老师,而且当地的老师也到对口省份去培训。

  【中国网】:谢谢几位嘉宾。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我觉得说到西藏的发展,环保的话题也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因为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对西藏的环境有破坏呢,自治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降边嘉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这几年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像林芝地区的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反过来说,比如说登山,现在珠穆朗玛峰的垃圾很多,很令人担忧。现在从北京到拉萨组织了很多的志愿者,到珠穆朗玛峰清理垃圾,我们希望登山也好,旅游也好,到那儿的话注意保护这片世界上最后的一片净土。

  【诺布】:西藏的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跟全国的环境保护步伐是同步的。1992年西藏自治区颁布了《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同年7月又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这两个实施办法颁布以后,西藏的生态保护也好,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好,已经走入法制化的轨道了。

  西藏的环保措施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政府的角度,法制化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是从民间组织,比如说现在藏羚羊的保护。在几年之前,盗猎现象非常严重,藏羚羊在国际市场上卖得比黄金的价格还要贵,所以盗猎行为屡禁不止。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政府加大打击力度外,出现了一些民间的保护组织,包括苏南达杰牦牛保护队,他是一个牧民,自发组织牧民去制止猎杀藏羚羊,结果他牺牲了。此后,还有一些民间组织慢慢兴起了。

  上午我看了一下资料,西藏建立的生态保护区和野生生态保护区,现在已经发展到15个了。

  【中国网】: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青藏铁路修建的过程中架了好多高架桥,看来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居住环境,国家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

  【诺布】:是的,西藏算西部的一个省份,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保护生态环境,从这个角度讲,西藏的铁路修建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在建青藏铁路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不能破坏原生态的完整性,自然生态的原貌。因为铁路经过的沿线大部分都是荒山野岭,是一些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如果不保证对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秩序,那可能会影响到它以后的生存。考虑到这个,国家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看着是平平的草地,但是加了一个高架桥,做好多桥洞,为什么?就是专门给野生动物出没,为了它行走方便。

  【中国网】:西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的观念有没有什么样的改变呢?比如说消费观念。

  【降边嘉措】:应该说消费观念变化还是比较大的。过去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现在一方面已经和市场接轨,已经从开始的解决温饱走向了小康,消费观念也有很大的改变。消费观念,年轻人可能发展变化更大一些。

  【丹增】: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大部分是在农村,我们有一个习惯,比如家里有两个男孩,一个是必须留下的,为了那个家的子孙后代。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农民都知道受教育的重要性了,接受教育的意识也慢慢增强了。现在不管是卖牛还是卖马,都要供小孩读书。

  【降边嘉措】:教育观念强了。过去一个男孩要去当喇嘛,三个要去一个,现在当喇嘛的少了,上学的多了。哪怕自己家里困难一点,他也还是要供孩子上学。

  【丹增】:其实现在的政策特别好,上初中的话,我们现在县上的初中,学费只要50多块钱就行了,包吃包住的。

  【中国网】:在与外界沟通这方面,思想观念上会不会很主动接受外来的一些事物,比如说像年轻人很接受网络,电子商品这方面的。

  【诺布】:这个太普及了,在城里非常普及。这方面我有点感触,因为我本身从事网络工作,我们现在西藏信息中心又是专门介绍西藏的一个网站,浏览的人群当中30%来自藏族地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学生、中学生、高中生还有大学生。我们每年藏历年的时候有一个寄语,都是藏族人写的寄语,比如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是给外国朋友,在通讯和交流方面,我感觉变化非常大。另外西藏多少年来,虽然处在封闭的状态下,但是自古以来她的思想并没有闭塞,因为藏族是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民族。西藏的佛教,包括物质方面的很多东西,筷子之类的,都是汉人传过来的,实际上也是文化交流形成的,原来拿手吃糌粑的习惯也在慢慢改。现在在农村每家每户,除了偏远的农牧区,稍微靠近城镇的这部分农村都有电话,电视就更不用说了,还有摩托车。

  【降边嘉措】:林芝就有电话村,每家都有电话。

  【丹增】:我们乡99年发生了水灾,交通特别不便,但现在也有卫星电话了。

  【中国网】: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想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来表示自己对家乡的祝福,先用藏语说一遍,然后再翻译成汉语好吗?

  【降边嘉措】:我祝福民族更加团结,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中国网】:谢谢。

  【诺布】:祝各位网民朋友们,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丹增】:我希望西藏的将来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中国网】:谢谢三位嘉宾光临我们的《中国访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我们中国网也在这里献上我们最衷心的祝福,祝西藏永远美丽,祝西藏人民生活美满!

  感谢收看,再见。

2006-01-06 15:18:25  By: 西藏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西藏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2622   860821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new
西藏圣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纳木措之旅九日游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new
热门点击
文档索引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0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 86082122  Fax:86-28-86082122
版权所有: 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西藏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 .蜀ICP备05001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