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行笔记(十八):美丽的藏女和牧区的牦牛旅馆
5.10 美丽的藏女和牧区的牦牛旅馆
里程:295公里 时间:11小时
145公里 89公里
行程:萨嘎──仲巴 仲巴──帕羊(北纬 30度02.56分 东经 83度27.98分
3.5小时 4.5小时 海拔4615米)
61公里
帕羊──牧区的牦牛旅馆(北纬30度16.36分 东经 82度57.12分 海拔
3小时 4655米)
这一天,我们时而在宽阔的草原上飞驰,时而在羊肠小道上徐行,时而又在半沙漠化的地带来一场沙漠越野赛;时而行驶在荒凉的戈壁,时而又穿越一片水草肥美的牧区。太阳也在不时地变换着它的身影,有时在蓝色的天幕上尽情地放射着它的热情,那炙热的光芒甚至把天的颜色都灼得淡了;有时又害羞地躲在厚厚低低的乌云后面,射出一道道的光柱,给乌云镶上一道发亮的银边。
草原上的雪来得很突兀,下雪的天空也很奇怪。雪云只聚集在一个地方,只那一块儿天空乌云密布,远远看去,好似乌云一丝一缕地从天上飘垂到了地面,形成了一个柔软的丝质圆筒立在地面上飘摇,将天与地连在了一起。每当车驶入这样的风雪带时,四周便是一片混沌,仿佛竟回到了创世纪。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到了帕羊。帕羊是个很小的镇子──毋宁说是村子──孤独地座落在草原中,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村子里并没有几户人家,但居然有一所小学,一面红旗立在校舍的屋顶上迎风飘扬。村子中央是一座小小的寺庙,触目的是寺庙两旁堆满了牛头的残骸──一个个完整的牛头去除了毛皮,剔除了肉质,再刻上六字真经,一层层整齐地码在庙的两边。村子里的路是细沙的路面,村子里的房屋是土砌的墙,一切都是灰扑扑的,偶尔见到的几个村民──满脸的灰尘、破旧的衣衫──竟也像是尘埃一般融进了这灰色的世界。就在这时,我们的眼前一亮,见到了这灰色背景上的唯一颜色── 一个美丽的藏女。她正从村尾一所大宅子里走出来,那是这村子中最好的房子:低矮但却长而阔的院墙上用很粗大的字体写着六字真经,院墙中间是一扇漆成朱红色的木门,虽然那红色已经陈旧,仍然可以从那气势猜到屋子的主人一定是这村子中最富有的。──那女子不顾时而扬起的灰尘,竟穿了一件乳白色的衫子,外罩一件藏青色露着半边袖子的长袍,头发很整齐地盘着。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她身上配戴的首饰:一根用很大的绿松石和红珊瑚穿成的项链将头发系住,齐额处镶着一颗杏子大小的红宝石;两只手的中指上均戴着一枚银质的宝石戒指;右手腕上是一个象牙白骨质的手镯。──看见我们用相机对着她,有些羞涩、却是快活地笑着,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在肤色微黑的脸上显得很白,并不去躲闪我们镜头。
在这里,我们的意见第一次出现分岐:峰和云想继续朝前走,我和雷则想按照原定计划在这里住下。峰的车在前面带路,他在对讲机里神经兮兮地说这儿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地上没有其它的车辙印,而村子里明明停着两辆货车的。听他这样一讲,我们也觉得心里有些发毛,而时间也实在太早──因为一直在往西走,太阳越落越晚,差不多到九点天才会完全黑下来,而现在不过五点来钟。──就决定再往前走一段。可是按地图上的标示,距离最近的小镇尚有二百多公里,途中还要翻一个五千多米的丫口。今晚无论如何是赶不到的了,因此做好了住帐篷的准备。但仍然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帐篷要搭在哪儿?草原上有野兽吗?那单薄的帐篷能抵御夜晚的寒气吗?不过既决定了走,便走着瞧吧。
从帕羊出来,便遁入了无边无际的草原。──这是一片很大的牧区,东一堆西一堆的牦牛和山羊在枯黄稀疏的草丛中拼命地刨着草根儿,寻觅着食物,远远看去象是一块块散落在草原上的黑白石头。竟见不到一个人,只偶尔见到一些疏疏落落的房子,彼此相隔得非常远。──这些屋子都很小,仅单层带着一进院子,屋基和院墙都是土夯造的。院子里空荡荡地没有一个人,屋子里大概也没有人,否则听见汽车的声音人早就出来了。大约是常年的风吹日晒,又无人修葺,院墙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了,屋顶也有了缺口;屋子大都没有门,只挂着一块儿厚重的灰白色镶着蓝边的旧布帘,在强劲的风中微微地飘动,偶尔露出屋子的一角,却是黑洞洞的。──这一切在夕阳中显出一副破败的景象,孤零零地越发让人感到有些凄凉的意味。
天色在渐渐地暗下来,云彩开始慢慢地集结,远景仍是一带起伏的雪山,那便是喜马拉雅山脉。在车子的西北方向,一大团灰色的雪云正从草原尽头的地平线上如海啸一般涌起,翻滚着向我们席卷过来。路边不时地看到一些牦牛的骸骨,有的可能是在途中倒毙,既吃不完又带不走,便弃之路旁的草丛中,在荒凉的草原上,在薄暮中看上去颇有些令人心惊。车子尽全速地向前疾驰(也不过只有20来公里的时速),偶尔有一两只飞鸟从车前掠过,云的声音在对讲机中感叹道: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吃住尚未有着落,她倒有这番好兴致!哪儿有水呢?找得就是这水啊,找到水多半就能找到人了。
远远地有些白色的亮点在草丛中闪烁。我们原以为是对面来车的金属闪光,随着车越驶越近,才发现竟是帐篷,是牧民的帐篷!我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对于疲惫的旅人来说,这草原中的帐篷无异于沙漠中的绿洲。
这是一个牧民的帐篷区,靠山脚处安扎了四五顶帐篷,离路边最近的是最大的一顶白色的帐篷。帐篷前的空地上立着一块简易的木制招牌,上面分别用歪歪扭扭的中英文写着:牦牛旅馆YAK HOTEL,木牌四周堆着些石头用来固定,石头上放着一个黑乎乎的、仍留着皮毛的牦牛头;帐篷的旁边停着一辆东风车。──我们的车刚停下,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一群小孩子将我们围了起来,于是掏出许多糖果分给他们。有两个孩子──男孩约五六岁,女孩约三岁(这顶帐篷便是他们家的)──撩开帐篷的门让我们进去。──帐篷呈四方形,高而宽敞,人可以站直了在里面随便走动;两边分别有两个可以打开通风的窗户,不过现在是严严实实地闭着;沿着帐篷四周放了六张藏式描花彩绘厢式床(左边两张、右边三张、正中间一张),每张床上都铺着厚厚的卡垫,堆着两三床被褥和看上去很暖和的羊毛毯子;每张床前放着一张藏式的矮桌,同样地漆着颜色鲜艳的图案;正中间那张床的后面堆着许多杂物:成箱的方便面、啤酒、二锅头、香烟,还有几副扑克牌和一副望远镜;屋子的中间生着一炉火,烟囱从帐篷顶上开着的小孔处伸出去。
女主人正坐在门边的床上擦拭着锅、盆等器皿,看见我们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活儿站了起来。她约摸三十来岁,健壮的中等身材,脸上是黝黑而粗糙的皮肤,有着高高的颧骨。她着一身典型的藏族衣装:红色长袖短身内衣,黑色无袖长坎肩,腰系横条彩色图案“邦典”(围腰),胸前还挂着一条由珍珠和宝石穿成的项链。她对我们热情地笑着,却完全不懂汉话,这里竟没有一个人懂!而我们连一丁点儿的藏语也不会,只有靠手势交流。谈住宿的价钱时是这样的:先掏出一张五元的钞票给她,摇摇头,意思是不够;又给一张,还是不够;再给,仍摇头;最后给到第四张时,点头了。成交!住一晚每人二十元。
天黑下来的时候,男主人赶着羊群回来了。从帐篷外的东风车、女主人的装束和这上百头羊来看,他们算是比较富裕的牧民。男主人的长相憨厚而纯扑,非常沉默,除了“嘿嘿”笑上两声以外,没有太多的话,即使是同他的妻儿。
晚饭时,我们煮了方便面吃,他们则是喝几碗酥油茶、吃一点糌粑,那两个小孩子也是如此。典型的藏民便是这样一个游牧民族:并不能算穷,因为再穷的牧民都有几十头羊,至少温饱是可以满足的。──但生活是艰苦的。每逢放牧季节,便举家迁到牧区来住帐篷,餐风露宿;小孩子也不念书了,成天光着屁股在草原上跑来跑去(所以在藏区,学校的学期是以放牧季节来划分的)。出门时只需带上几大块酥油、几大块砖茶和一些青稞面,酥油茶和糌粑便是整个放牧季节中每日的饮食。好容易挨到放牧季节过了,用卖了牛羊的钱去再买些牲畜、给女人添几样首饰、给孩子添几件衣服、补充些食物。并不去修什么祖屋,因为总在这草原上游荡着。而直等到生命终了那一天,所有这些身外之物并不留给孩子,却是全部捐给佛祖!
这晚上,我们很早便睡了。因为是用了太阳能蓄电池来点灯,我们不好意思浪费这宝贵的能源。
里程:295公里 时间:11小时
145公里 89公里
行程:萨嘎──仲巴 仲巴──帕羊(北纬 30度02.56分 东经 83度27.98分
3.5小时 4.5小时 海拔4615米)
61公里
帕羊──牧区的牦牛旅馆(北纬30度16.36分 东经 82度57.12分 海拔
3小时 4655米)
这一天,我们时而在宽阔的草原上飞驰,时而在羊肠小道上徐行,时而又在半沙漠化的地带来一场沙漠越野赛;时而行驶在荒凉的戈壁,时而又穿越一片水草肥美的牧区。太阳也在不时地变换着它的身影,有时在蓝色的天幕上尽情地放射着它的热情,那炙热的光芒甚至把天的颜色都灼得淡了;有时又害羞地躲在厚厚低低的乌云后面,射出一道道的光柱,给乌云镶上一道发亮的银边。
草原上的雪来得很突兀,下雪的天空也很奇怪。雪云只聚集在一个地方,只那一块儿天空乌云密布,远远看去,好似乌云一丝一缕地从天上飘垂到了地面,形成了一个柔软的丝质圆筒立在地面上飘摇,将天与地连在了一起。每当车驶入这样的风雪带时,四周便是一片混沌,仿佛竟回到了创世纪。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到了帕羊。帕羊是个很小的镇子──毋宁说是村子──孤独地座落在草原中,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村子里并没有几户人家,但居然有一所小学,一面红旗立在校舍的屋顶上迎风飘扬。村子中央是一座小小的寺庙,触目的是寺庙两旁堆满了牛头的残骸──一个个完整的牛头去除了毛皮,剔除了肉质,再刻上六字真经,一层层整齐地码在庙的两边。村子里的路是细沙的路面,村子里的房屋是土砌的墙,一切都是灰扑扑的,偶尔见到的几个村民──满脸的灰尘、破旧的衣衫──竟也像是尘埃一般融进了这灰色的世界。就在这时,我们的眼前一亮,见到了这灰色背景上的唯一颜色── 一个美丽的藏女。她正从村尾一所大宅子里走出来,那是这村子中最好的房子:低矮但却长而阔的院墙上用很粗大的字体写着六字真经,院墙中间是一扇漆成朱红色的木门,虽然那红色已经陈旧,仍然可以从那气势猜到屋子的主人一定是这村子中最富有的。──那女子不顾时而扬起的灰尘,竟穿了一件乳白色的衫子,外罩一件藏青色露着半边袖子的长袍,头发很整齐地盘着。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她身上配戴的首饰:一根用很大的绿松石和红珊瑚穿成的项链将头发系住,齐额处镶着一颗杏子大小的红宝石;两只手的中指上均戴着一枚银质的宝石戒指;右手腕上是一个象牙白骨质的手镯。──看见我们用相机对着她,有些羞涩、却是快活地笑着,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在肤色微黑的脸上显得很白,并不去躲闪我们镜头。
在这里,我们的意见第一次出现分岐:峰和云想继续朝前走,我和雷则想按照原定计划在这里住下。峰的车在前面带路,他在对讲机里神经兮兮地说这儿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地上没有其它的车辙印,而村子里明明停着两辆货车的。听他这样一讲,我们也觉得心里有些发毛,而时间也实在太早──因为一直在往西走,太阳越落越晚,差不多到九点天才会完全黑下来,而现在不过五点来钟。──就决定再往前走一段。可是按地图上的标示,距离最近的小镇尚有二百多公里,途中还要翻一个五千多米的丫口。今晚无论如何是赶不到的了,因此做好了住帐篷的准备。但仍然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帐篷要搭在哪儿?草原上有野兽吗?那单薄的帐篷能抵御夜晚的寒气吗?不过既决定了走,便走着瞧吧。
从帕羊出来,便遁入了无边无际的草原。──这是一片很大的牧区,东一堆西一堆的牦牛和山羊在枯黄稀疏的草丛中拼命地刨着草根儿,寻觅着食物,远远看去象是一块块散落在草原上的黑白石头。竟见不到一个人,只偶尔见到一些疏疏落落的房子,彼此相隔得非常远。──这些屋子都很小,仅单层带着一进院子,屋基和院墙都是土夯造的。院子里空荡荡地没有一个人,屋子里大概也没有人,否则听见汽车的声音人早就出来了。大约是常年的风吹日晒,又无人修葺,院墙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了,屋顶也有了缺口;屋子大都没有门,只挂着一块儿厚重的灰白色镶着蓝边的旧布帘,在强劲的风中微微地飘动,偶尔露出屋子的一角,却是黑洞洞的。──这一切在夕阳中显出一副破败的景象,孤零零地越发让人感到有些凄凉的意味。
天色在渐渐地暗下来,云彩开始慢慢地集结,远景仍是一带起伏的雪山,那便是喜马拉雅山脉。在车子的西北方向,一大团灰色的雪云正从草原尽头的地平线上如海啸一般涌起,翻滚着向我们席卷过来。路边不时地看到一些牦牛的骸骨,有的可能是在途中倒毙,既吃不完又带不走,便弃之路旁的草丛中,在荒凉的草原上,在薄暮中看上去颇有些令人心惊。车子尽全速地向前疾驰(也不过只有20来公里的时速),偶尔有一两只飞鸟从车前掠过,云的声音在对讲机中感叹道: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吃住尚未有着落,她倒有这番好兴致!哪儿有水呢?找得就是这水啊,找到水多半就能找到人了。
远远地有些白色的亮点在草丛中闪烁。我们原以为是对面来车的金属闪光,随着车越驶越近,才发现竟是帐篷,是牧民的帐篷!我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对于疲惫的旅人来说,这草原中的帐篷无异于沙漠中的绿洲。
这是一个牧民的帐篷区,靠山脚处安扎了四五顶帐篷,离路边最近的是最大的一顶白色的帐篷。帐篷前的空地上立着一块简易的木制招牌,上面分别用歪歪扭扭的中英文写着:牦牛旅馆YAK HOTEL,木牌四周堆着些石头用来固定,石头上放着一个黑乎乎的、仍留着皮毛的牦牛头;帐篷的旁边停着一辆东风车。──我们的车刚停下,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一群小孩子将我们围了起来,于是掏出许多糖果分给他们。有两个孩子──男孩约五六岁,女孩约三岁(这顶帐篷便是他们家的)──撩开帐篷的门让我们进去。──帐篷呈四方形,高而宽敞,人可以站直了在里面随便走动;两边分别有两个可以打开通风的窗户,不过现在是严严实实地闭着;沿着帐篷四周放了六张藏式描花彩绘厢式床(左边两张、右边三张、正中间一张),每张床上都铺着厚厚的卡垫,堆着两三床被褥和看上去很暖和的羊毛毯子;每张床前放着一张藏式的矮桌,同样地漆着颜色鲜艳的图案;正中间那张床的后面堆着许多杂物:成箱的方便面、啤酒、二锅头、香烟,还有几副扑克牌和一副望远镜;屋子的中间生着一炉火,烟囱从帐篷顶上开着的小孔处伸出去。
女主人正坐在门边的床上擦拭着锅、盆等器皿,看见我们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活儿站了起来。她约摸三十来岁,健壮的中等身材,脸上是黝黑而粗糙的皮肤,有着高高的颧骨。她着一身典型的藏族衣装:红色长袖短身内衣,黑色无袖长坎肩,腰系横条彩色图案“邦典”(围腰),胸前还挂着一条由珍珠和宝石穿成的项链。她对我们热情地笑着,却完全不懂汉话,这里竟没有一个人懂!而我们连一丁点儿的藏语也不会,只有靠手势交流。谈住宿的价钱时是这样的:先掏出一张五元的钞票给她,摇摇头,意思是不够;又给一张,还是不够;再给,仍摇头;最后给到第四张时,点头了。成交!住一晚每人二十元。
天黑下来的时候,男主人赶着羊群回来了。从帐篷外的东风车、女主人的装束和这上百头羊来看,他们算是比较富裕的牧民。男主人的长相憨厚而纯扑,非常沉默,除了“嘿嘿”笑上两声以外,没有太多的话,即使是同他的妻儿。
晚饭时,我们煮了方便面吃,他们则是喝几碗酥油茶、吃一点糌粑,那两个小孩子也是如此。典型的藏民便是这样一个游牧民族:并不能算穷,因为再穷的牧民都有几十头羊,至少温饱是可以满足的。──但生活是艰苦的。每逢放牧季节,便举家迁到牧区来住帐篷,餐风露宿;小孩子也不念书了,成天光着屁股在草原上跑来跑去(所以在藏区,学校的学期是以放牧季节来划分的)。出门时只需带上几大块酥油、几大块砖茶和一些青稞面,酥油茶和糌粑便是整个放牧季节中每日的饮食。好容易挨到放牧季节过了,用卖了牛羊的钱去再买些牲畜、给女人添几样首饰、给孩子添几件衣服、补充些食物。并不去修什么祖屋,因为总在这草原上游荡着。而直等到生命终了那一天,所有这些身外之物并不留给孩子,却是全部捐给佛祖!
这晚上,我们很早便睡了。因为是用了太阳能蓄电池来点灯,我们不好意思浪费这宝贵的能源。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室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室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