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搜索

世界之巅的诱惑(之独行珠峰—下)

    ——奔向绒布寺
    在老定日通往珠峰的路口被约定的司机拒绝后,我只有几种选择,或者找车返回协格尔的检查站重新找便车,或者就在这条车流很少的路上继续等车,或者徒步三天走向珠峰下的绒布寺,或者——
    
    想到来时被提醒要提前办理的珠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通行证,只能先背包沿着公路走向前方老定日的小镇。好在中尼友谊公路边不远就看到了珠峰雪豹宾馆,还有它代办珠峰通行证的招牌。
    六十五元就拿到了进入珠峰核心区和绒布,脱隆沟核心区的通行证,还有附在其后关于尊重文化,保护文物,荒野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中英文守则。
    这里今天没有开往珠峰的车,但了解到如果从这里徒步前行的距离应该短于从新定日(协格尔)的那条百公里的新路。
    
    远远看到那帮老外的十一部丰田越野车都已经在一串黄尘中开出,两部卡车正在由尼泊尔人在拆装各种露营物资。
    远远的跑上前准备找司机理论,作好了不成就开始往前走的准备。
    
    出发前曾部分徒步到过珠峰的朋友告诉过自己,在不久前珠峰的路上他们才体会过人情的冷淡,三十公里的路途搭车当地人竟会索价三百元,往卡车上塞人就象扔东西一样,只拉了两位的丰田旅游车乘客都会以怕太挤的理由拒绝了他们,而且还都是同样来自深圳的朋友。
    他们还形象的比喻,路上的小孩子对于游客都只会两句英文和一个手势,即hello,money和伸手要钱的姿势。
    他们的结论是“路上风景一般,路上的人情冷漠,除非绝不得以,该条沿公路前行的路线不值得徒步”。不知他们的遭遇和所言对我会是怎样。
    
    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找到司机,明确告之老定日没有到珠峰的车,不希望他不守信用和承诺。
    可能包车的老外们都走了吧,此时藏族的司机又很痛快的让我把背包放上了卡车的货箱中。
    
    在他们往车上装水桶,装煤气罐,装帐篷厚睡垫等物资的时候,我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吃掉一块带来的干面饼了。
    此时开始感觉到了疲惫,路上积攒太多了的疲惫。
    
    终于可以出发了,自己爬上了堆满了几十个外国人露营物品的卡车货箱中,车厢四周罩着厚厚的帆布,只有几处破洞才露下一丝光亮,但我还需要打开头灯才可以让自己在黑暗中更舒服一些。
    尼泊尔人都爬上了另一部车,一个藏民也和我一起爬到了打包的行李上,有幸的是由他在车厢的头部掀起的一角,从这一尺左右的空隙中可以洒进外面的一些光明。
    
    只有以躺下的姿势,我才可以有一些视角可以见到行驶中外面的路,和很远的一块山。这样已经比我想象中的全部黑暗要强了许多。
    
    通往绒布寺的路是颠簸不平的,可以感觉到两部卡车的司机至少走错过两次路,都是通过藏语询问过当地的藏民才得以掉头返回正确的路。
    
    可以看到路边的山边还种植有已经翠绿的青稞,山脚还有牧人在赶着的羊群,但更多,更广阔的四周都是我所不能看到的。
    
    路上走走停停,也许已经经过了通往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检查站了,看来我刚提前办好的通行证是没有使用的机会了,检查人员也许不会想到老外们诸多的腐败物资中还会夹带着我一个汉人的。
    据说进珠峰是会按照每个车轮一百元,每个备胎五元的标准收取进山养路费的。
    
    从早晨十点多到下午四点,都是不动的被困在卡车的货厢中,在物资的缝隙中自己快躺成了一个V字形,极不舒服。随着上坡,下坡的颠簸,后面打包过的物品会不断的向自己撞来,必须不断的手脚并用的进行清障。
    下午的阳光相当炽热起来,帆布蓬子已经挡不住了那份闷热,忽然很有种想呕吐的感觉,可能是连续两天奔波赶车中没有休息好和没有吃好的缘故吧,这可是出来后从未有过的状况了。
    坚持,再坚持。换一种姿势,换一个位置,朝开口多呼吸一些外面的空气。坚持,再坚持。
    
    ——走向珠峰大本营
    大约在六个小时后,终于货车停了下来,司机告诉我绒布寺到了,我可以下车了。付了五十元的搭车费给司机后,拿着背包用已经酸软的腿脚跳了那部幸运的卡车。
    
    看到了外面更加炙热的阳光,看到了老外们先到的越野车,看到绒布寺外的白塔和寺门上挂着黑色的铜锣——
    
    三十多位外国同胞们都已经全副武装的轻装出发了,行李都还在车上,每人都有一根专业的登山杖,他们远远的走到了我的前面,以至在拐弯后看不到了踪影。
    
    绒布寺由红教喇嘛创建于1899年,据说最多时曾有500多名僧尼,现在只剩下了50多名,其海拔是4980米,这里也是附近唯一可以供游客住宿的地方了,旺季寺庙的招待所会全部爆满的,在可以看到和拍到珠峰全景的时候,当然这里吃住的价格都会不低的。
    
    看来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参拜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了。今夜的目标是珠峰的大本营。
    
    旅游者们多是从绒布寺开车驶向大本营的,只有老外和向我这样的旅行者才会选择去走这向上的八公里的路。
    脱下了冲锋衣裤,在高海拔的骄阳中一边背包慢步的行走,一边拿出了剩下的最后一块烧饼,外加一包牛肉干。就这样没有停息的慢慢走着,慢慢吃着,没有胃口,但为了体力还是得咽下简单的食品。
    
    虽然感觉走的并不快,但还是赶上了比我先行很远的老外们,先是走不动了休息的女士,然后就是走在中间的男士,走过时,报一个微笑,给一个问候,谁让我们是泱泱大国的国民呢,呵呵。
    
    在宽阔的车道上走着,沿着与冰川融化小河平行的道路没有停歇的走着。
    头顶上的扰人的阳光不见了,替代的是从后赶来的层层乌云。
    
    雨下了起来,不是,是小颗粒的冰雹。打在刚穿起的冲锋衣上噼啪的作响,裤子已经有点湿了,刮起了风雨还真有点冷的。
    也许这就是珠峰此时的天气吧,老外们都穿起了雨衣,带上了风帽。
    
    这时我又赶到了队伍的前部,路上经过的车辆向我们挥手致意,并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方向是不会错的,路上还可以见到山壁上据说是几百年前留下的修行小洞,有人走过的小路就不走车行的公路,绕在小山坡上才有了一点徒步的感觉。
    
    可以看到河边搭起的帐篷了,可以看到老外们由司机开去的车辆了,前方应该就是珠峰大本营了。
    此时所有的老外都已经被我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虽然他们都背的比我轻,但想来我还是比他们多经过些山地坚持的磨练吧。
    让前来的外国人也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并不会比他们差劲吧,徒步并不是他们的专利,虽然多数的中国游客还是有些不能吃苦的腐败。
    
    从绒布寺开始的八公里一共用时一个半小时,我在一丝骄傲中背包来到了立有石碑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不知何时,除了风,外面的小冰雹已经停了。
    
    尼泊尔人已经在帮老外们搭建起了长长的集体营帐,看来应该分别是餐厅和一车尼泊尔人的住所吧。
    自己只能钻进了插有着一面五星红旗的帆布大帐篷,今夜看来就要睡在这三十元一晚的帐篷中了,大本营铺着毡垫的床铺也将是我一路上最高标准的奢侈住宿消费了。
    
    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可以比较近距离的看到前面的珠穆朗玛峰,小山坡的台阶上还修有木石建成的真正房屋,下面水泥建成的厕所甚至好过了西藏一些县城的公厕。
    这里所放置的几个大金属垃圾箱已经可以初步实现了垃圾回收运回化,也算作到了初步的环保吧。
    其他标着巴松牦牛队,茶社的帐篷都是用塑料布幔所围成的,更加的简陋。但确实已经比我想象中的大本营好了许多,也许是珠峰旅游开发所带动的结果吧。
    
    旁边除了老外们新扎起来的几十个黄色小帐篷外,还有其他游人所扎起的个人帐蓬。
    
    在我所住大帐篷中竟然还有通过白天太阳能板储能晚上用电的电灯泡,已经那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收录机。七张床铺加上藏式的茶几环绕在大帐篷内,中间是不断烧着开水的铁炉子有着通往帐外的排烟管道,旁边还摆放有丰富的各种饮料和啤酒,条件之好超过了我的预期。
    
    庆幸的是老外们自己拉了两卡车的露营和炊事设备,连大煤气罐都有好多个。要不是他们一切都有帮工来自理,小小的大本营肯定就容不下如此多的人马。
    
    喝过了茶,吃过了六元一碗不带肉的面条,感觉恢复了温度和体力。外面和来自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朋友在帐外聊了起来,作户外俱乐部领队的北京朋友在这里竟然还会有头痛的高原反应,上海朋友同行的朋友都为怕高原反应而选择住到了下面的绒布寺,但他们还在坚持。
    
    受尼泊尔人邀请到他们的帐篷中喝下了久违的酥油茶。外面可以看到大本营四周游荡的几多黑色乌鸦。
    
    珠峰的顶部还被乌云所覆盖,开车从拉萨上来的几位藏族朋友在床上裹着毛毯等待着乌云的散去,据说此前两日全是阴天,有老外在上面连住两天都没有机会看到珠峰的全貌。
    此时看到他们在那里所买的啤酒才六元一瓶,连连感慨比拉萨的酒吧还便宜。
    
    傍晚5200米的大本营还是很冷,比我所住过的其他5300米处还要冷,可以清楚的听到帐篷外的风声,为了防止感冒,第一次穿上了带了两个多月的羽绒衣。
    
    晚上八点多,外面喊到云散了,珠峰出来了。裹上冲锋衣跑到了帐篷外,果然在落日的余辉中珠穆朗玛峰为我们这些幸运者展露出了它金字塔形的山顶。
    爬到大本营高点的小山坡上,在玛尼堆,经幡和墓碑后清楚的去用眼睛看,去用相机记录珠峰这动人的一刻。
    此时,反方向的山谷在夕阳的照耀下,山头一片金黄色与白色的珠峰相对应,分外的感人。
    绒布冰川融化形成的汩汩小河也反射着落日的余辉——
    
    在旁边几座七八千米雪山的陪衬下,金字塔形的珠峰给人一种庄严,博大,不可侵犯的震撼。
    
    有一丝的感动,沉默中站在外面静静地观望着远处的珠峰,仿佛它并没有那么高,距离我也并没有那么的远。
    
    明天我会走到离它更近处去触摸,去感受我心中伟大的珠峰。
    
    ——近距离感受珠峰
    夜里大本营帐篷的外面很冷,我床铺旁边的通气窗中不断往我脸上涌着冷风,用两床毛毯铺盖着自己650克羽绒的睡袋,又把脑袋裹进了羽绒衣的头套中。可结论确是大本营的帐篷中用不着抵御零下温度的装备。夜半在上冷下热的状态中脱下了羽绒服才得以在半梦中入睡。
    
    感觉到天亮已经七点了,赶紧爬起再去看珠峰那最美的早晨。
    朝阳照耀在珠峰上,上面没有一丝的云彩,白雪被一点一点的印照成金色,美丽已经是很难用语言所能形容的。
    
    呆在大本营的人们在看完照完珠峰的早晨后,基本都已纷纷驱车往山下返回了。那帮老外在昨夜珠峰脚下狂欢后,今天也将要返回老定日到樟木去了。
    
    我今天的计划是继续一个人向前,争取走到珠峰脚下的绒布冰川。由印度洋季风降雨带积雪变质所形成的绒布冰川和冰塔林都是在大本营所不能看到的。据说珠峰15条冰川中最大的绒布冰川可长达26公里,宽达14公里,最厚处超过了300米。冰川上有着冰塔林和冰裂缝以及危险的雪崩区。
    
    大本营的厕所上用英文写着旅游者在此止步,往前走将会被罚款200美金。可能就是这规定吓住了守法的外国游人了吧。但中文却只有游人止步四个字,那既然已知有不少朋友走到过冰川,自己的经验和谨慎又应该可以自保,那就权当我不懂英文吧。
    
    泡吃了两包自己带来的方便面,带上路上可能所用的压缩干粮,巧克力,饼干和榨菜,还有一水袋的水。穿着冲锋衣,拿着登山杖,开始走向了通往更近珠峰的路。
    
    游客都止步了,往前的路上自然也就没有了其他人。
    走过大本营是一片广阔生着点点灌木的宽畅地域,可以看见再前面的专业登山人员使用的珠峰下水泥第一厕,后面还有点点黑色的牦牛。一侧则是绒布河滔滔的蜿蜒身影。
    
    路上有越野车的车痕,不深的河水它们应该可以容易的越过,但我可不能刚出发就被冰水所湿鞋。寻觅着从水浅处踩着石头过去了小河。
    早晨珠峰下还是很冷的,需要用冲锋衣的雨帽罩起头来抵挡外面的冷风。
    
    往后车辙就已经没有了方向,两侧都是不很高的山,连中间挡路的也是山坡。不清楚该从左边还是要从右边绕过,那就先选择中间吧。
    
    沿着不知是牦牛还山羊的足迹爬上一个小山丘,然后又是一个,再一个,二十分钟前面还是无尽的矮缓山丘。
    爬山的经验告诉我,多年去攀登的运动员和协作们带着必要的物资绝对不可能走这样的路,旁边一定会有已经踏出的小路。
    
    爬到一个高点,判断该是向左还是向右插过去,选择了左边。结果是对了,走下了小山丘,在两个山坡间窄窄的凹地有一条只能走单人的小路蜿蜒着通向前方。
    其间还有点点牦牛的粪便。
    
    以后山间的路就轻松了许多,虽然高度是向上,但至少不用再耗太多的体力往上爬山了。
    
    上午的太阳出来了,是高海拔很强烈的阳光。地方的石头仿佛都在反射着光芒。
    一侧的高山上满是松垮的土石,小山沟中也全是曾经坠落的石头,路上转弯和面向珠峰的小山坡上不时可以看见前人垒起的玛尼堆,还有挂起的哈达。
    
    向前,珠峰不断变的更清楚了起来,往前应该还可以看到本区域有名的四座八千多米的雪山,它们从左到右应该是世界第五的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三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世界第一的珠峰(海拔8848),世界第六的卓奥友峰(海拔8201)。
    
    据说从大本营走到绒布冰川需要四到六小时,为了时间的安全起见,我自然不敢大意也不敢有所停留。只有在被阳光照射热的不行的时候,才能找一块大石头的阴影下喘息一口气,更多的时候是喝一口水就继续前行,毕竟自己高海拔运动的经验还不足。
    
    在明显和不明显的小径中,在石头和碎沙土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小转弯,爬过了一个又一个小山坡。终于,终于可以看见了前方珠峰下白色的冰塔林了。
    
    看见了,看见不远了,但前面却是冰雪融水的小河拦住了路。
    一旁一条上山的小路蜿蜒走向了左边,没错,是一条相当明显的人走出来的小路。
    
    感觉到了陡,往上爬行感觉到了累,走上一个小高点就需要找石头喘息一下。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走到走边小路的一个高点。
    小路依然见不到蜿蜒到溪流对面的尽头,从方位上此时应该是马卡鲁峰吧已经完全挡住了珠峰,为此明显是通往珠峰左边的一座未名雪山的。此时是无人也没有资料可以咨询的。看来我只能从这条通往攀登某座高峰营地的小路返回我的路的、吧。
    
    下去的路比来时更加危险,靠近山边的小路一侧是流淌着遄急冰雪溶水的山谷。小路也只有一人宽,下面也多是比较危险的碎石路面。为避免一失足的千古恨。只能比来时更小心的用登山杖支撑着下行,慢慢的下行。
    
    终于走回到了岔路口,下面的河滩侧有用白石子拼出的“自由西藏”等英文。河谷的那边就应该是绒布冰川了,远处的冰塔林应该是和雪山一样的洁白,但近处大片的厚厚冰舌却是皴裂的,上面是灰色的碎石,中间是流淌的融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从小河相对较浅的地方设法跳石头过去,爬上珠峰下面的一个广阔的大坡,下面也就是和前面一样大片的冰川。
    可以看见两侧山峦的另侧的皑皑白雪,听到了右侧雪山那面巨大的隆隆雪崩声,声音持续了许久——
    
    四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一个人徒步探险可并不等于无畏的冒险。四个小时之间没能再见到一个人。为了防止突变的天气,为了安全决定在完成了初步的计划后撤了。
    
    往回走的速度自然快了许多,此时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金字塔形的珠峰,虽然上面依旧有着飘动的云层。
    
    回首到一座对着珠峰的小山丘上,放下背包,拣石头垒起了一个玛尼堆,绑上了在班禅新宫中被十一世班禅大师加持祈福过的洁白哈达。就以次来祭奠我在五一九意外中离去的两位好友,蛋白质曾准备到珠峰,也许他来了会比我再爬的高些,但我只能如此。鲤鱼应该也会喜欢珠峰的。
    在此世界之巅下衷心祈祷爱山并逝于山的两位勇者能够在另一个世界拥有永恒的快乐吧。
    
    回去是向下的原路,在没有停歇的坚持下,一个多小时就基本走完了,又远远的见到了牦牛,见到了大本营前方的厕所。
    
    ——回到低海拔
    远处驶来了一部三菱越野车,我走了过去,原来是自拉萨和定日县的三位来客。给他们介绍了前面的风景,也吃了他们带来的猪手和牛奶。
    
    午后的阳光使来时经过的小河水急了许多,绕行了大半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过渡地点。只能尝试着从来时的石头上跳过,水位也高了几多,但还是小心的没有湿鞋的走回了对岸。
    
    在大本营外的河边来一罐蓝带啤酒,庆祝珠峰计划的初步顺利完成。
    为了节省不多的费用和回去看望从深圳骑车赶来拉萨的朋友,看来可以提前返回了。
    
    顺利的搭乘到了在大本营外碰到的那部来自拉萨的公车,上面的三位藏汉朋友都很友好,毕竟他们不是跟团的旅游者。
    绒布寺时还在后尾箱的位置放上了一对来自上海的情侣,看来今天他们和我一样的幸运。
    
    终于可以在回时看到未曾见到通往珠峰的路景,回去是走通常上下珠峰到新定日的公路。
    路还未完全修完,盘旋蜿蜒在绒布寺和切扎之间。
    伴随着路边的溪流,陡峭的斜坡包围在周遍的山谷之中。
    
    通往珠峰的路上有不少村庄,先要经过扎卡山谷中最高的曲宗村,据说当地学校就经营有旅店。沿山谷下行就是从事种植和畜牧为主的巴松村了。
    其下就可以看到路边山谷中许多绿色的青稞地了,道路依然是曲折环绕状。
    在前面的扎西宗也是珠峰路上最重要的集镇,我们选择了一家藏式的家庭旅馆开始休息,此时大约已经开过了近三个多小时的路了。
    
    又被同车热情的藏族定日干部灌了两瓶啤酒,原来他也是在上海的藏族班就学过,我们讨论了定日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现状,以及对口援藏干部所带来资金和项目的作用,还有定日开发旅游的前景。现在每年投入定日县的援助资金已经超过了亿元。
    此时才知道原来定日的珠峰地区也有着美丽的原始森林,而且也已经准备作为未来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了。
    我们现在所走的通往珠峰的这条百公里低等级的公路(可不是柏油路哦),就是由国家专们拨款四千多万元进行修建的,今年就要通过验收了。
    珠峰前产虫草的乡镇藏民竟然已经不喝拉萨啤酒了,全部会要百威了,简直令我所惊讶。
    
    从和这位当地干部的交流中,我是看到了珠峰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人们会因珠峰而得益和发展的。
    
    走出了扎西宗北行,走过了扎卡山谷,我们还需要翻越海拔5170米的格乌拉山口了,除了远方的珠峰等露头的雪山。
    见到了经幡和玛尼堆就到了格乌拉山口,这里又可以看到几座八千米的雪山,但觉感觉不到它们会有如此之高。
    路边的山岭上都是光秃秃的,据说种树成活的成本太高了。上下山口的路更是往复的之字形,无数的转弯,看来很需要司机的技术和耐心了。
    
    走过了切扎,走过了珠峰检查站就再次回到了中尼公路上。
    下午六点,越野车在新定日放下了我们而继续前行。下面的路就需要自己继续找班车前行了。
    
    终于可以再次在简陋的房间中睡觉了,终于可以再在饭馆中看上一场世界杯的比赛了,感觉真好。
    
    幸运的又乘上隔日发往日喀则的班车,和藏民们一起在白天走过了定日到拉孜的路,此时才感受到夜里所未能见到的一点险峻和车辆经过后的烟尘。
    
    路上才不幸的发现我带上珠峰主食的饼干竟然是99年生产的,已经过期了两年——
    
    到日喀则的路上再见了雅江和片片的青稞地,还有那已经是金黄色的油菜花。
    日喀则又住进了珠峰路的珠峰宾馆招待所,再次无意地把自己和珠峰挂上了勾。
    
    最后还是全部藏民的中巴车把自己从3800米的日喀则带回到了海拔3600米的拉萨,三天随车下降了近两千米,从荒凉的山脊到路边围有铁丝网的绿荫小树,随带还和藏民们一起在曲水参拜了一座玛卓拉措,看到了另外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神像和壁画——
    
    见到了拉萨桥,见到了布达拉宫,终于又第四次回到了拉萨,回到了灯红酒绿的拉萨——
    
2005-12-14 02:56:43  By: 西藏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CCT 康辉国旅- 四川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 『 点击查看电子地图 』
CCT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TD
旅行社许可证号:L-SC-GJ00030 国际一类社
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游的国际旅行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仙桥北路3号SOHO大厦3楼 - 康辉国旅总部. 旅游接待A23
TEL:86-28- 86082622 / 86082022 / 86080300 FAX: 86656234
西藏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2622   860821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Sponsored Links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B: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西藏旅游
Tibet Travel
西藏旅游目的地 new
西藏圣地之旅-魅力珠峰+天湖纳木措之旅九日游
走进神秘西藏
西藏风光图库 new
热门点击
文档索引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0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2622 - 86082022 - 86082122  Fax:86-28-86082122
版权所有: 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西藏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 .蜀ICP备05001981号